“天下第一行书”是指书法家王羲之的一幅书法作品《兰亭序》。《兰亭序》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第一行书:《兰亭序》。作者王羲之。兰亭书法,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内恹”的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点画凝练简洁。
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作者颜真卿。《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作者苏轼。《黄州寒食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黄州寒食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
第四行书:《伯远帖》。作者王珣。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五行书:《韭花帖》 。作者杨凝式。《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腹中甚饥之时,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
扩展资料: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作者王羲之出身在贵族家庭,官品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但他的官位远不如他的书法名气大。
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的一天,王羲之和当时的几位名士谢安、孙统、孙绰、支遁等41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溪畔。正当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时候,有人提议不如将人们当日所做的37首诗,汇编成集,这就是闻名的《兰亭集》。
这时众人又推王羲之再写一篇《兰亭集序》。王羲之当时酒意正浓,提笔就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成了名噪天下的《兰亭序》。
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比如其中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自此以后他多次重新写,皆不如当时酒酣之作,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
参考资料:
1、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书作,记述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的盛游之事。共计三百二进制十七个字,逸笔天成,而且变化结构、转换笔法,匠心独运而又不毫无安排造作的痕迹。全篇写的从容娴和,气盛神凝。被后世学书者尊崇为“天下第一行书”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2、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原作纸本,纵28.8厘米。横75.5厘米,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3、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 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黄州寒食诗帖》彰显动势,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4、第四行书——《伯远帖》
《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并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5、第五行书——《韭花帖》
《韭花帖》杨凝式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 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腹中甚饥之时,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
扩展资料:
《兰亭序》真伪这迷
1965年5月22日起,《光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写的长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的真伪》,他推断当时还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并经多方考证,认为《兰亭序》后半部分有悲观论调,不符合当时的思想,从而确认《兰亭序》既不是王羲之的原文,更不是王羲之的笔迹,而是王羲之第七代孙永兴寺和尚智永所“依托”,即冒名王羲之的伪作。
他还进一步提出,“现存王羲之的草书,是否都是王羲之的真迹,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唐之后,再没有人见过《兰亭序》的真迹,这也使人相信《兰亭序》随葬乾陵的说法。总之,围绕《兰亭序》真迹的下落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一个历史文化之谜。
参考资料: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
唐代颜真卿所书《 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 天下第二行书”。
苏轼的《 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 天下第三行书”。
天下第四行书为王珣真迹《伯远帖》的年代仅次于陆机的《平复帖》,堪称无上至宝,其书体为成熟的行草,运笔自然,各字是分立的,古逸洒脱,确实是晋人特有的风神,堪与二王争辉,也是乾隆的三希之一。
杨凝式的《韭花帖》,被称天下第五行书。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拓展资料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 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参考资料:
说天下:《兰亭集序》流传至今,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东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撰写。其文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祭侄季明文稿》、《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
标签:行书,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