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事,外交部当然只能抗议啊,还能干啥?
要演习示威,请出门左转找国防部。
要中断经贸合作,请出门右转找商务部。
要听骂娘,请上网找微博,天涯,观察者网网友。外交部的字典里没有脏字,如果有了脏字,那叫外交事故,不叫外交。
拿公司做比喻,外交部就是国家的公关部,维持公共关系用的,只是个执行机构和支持机构。你能指望公关部门像市场部销售部一样帮你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吗?很明显不能。公关部是装修门面,通过说好话来消除危机用的。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懂。
外交部虽然不骂人不动拳头,但外交词汇是有等级的,看用啥词大致看得出我国对事的态度。最出名的一个应该是“勿谓言之不预也”,看到这个词就是快要打过去了。你看字面意思上还是在抗议,但实际内容已经很不一样了。
更多词汇参考可以百度谷歌一篇文章《外交部黑话大全》
外交部黑话大全。(转载)_国际观察
虽然不乏戏谑的成分,但是大体上不错。
再更新些深度点的内容。
为什么中国外交实际上并不软,但人们总埋怨外交部太软弱?
很多人的埋怨有一个来源,就是觉得现在中国的外交语言不如毛泽东时代的“硬”、“解气”。然而这涉及到新中国外交的一个根本性变化,就是毛时代结束后“革命外交”的终结。
毛时代的外交是“革命外交”,外交要为意识形态利益服务,先是搞国际共产主义,后来中苏分裂国际共运搞不起来了,就为国内“革命运动”服务。这种思想反映在外交语言上,就是充斥革命式、口号化的语言。比如美国黑人搞激进的民权运动,这边就刊登文章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正义斗争 。
这种变化,主要中因为在邓小平上台后,宣布不再追求颠覆既有的世界体系,转而采取融入态度所导致的结果。在毛时代,由于没有专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所以外交政策大多以各种言辞犀利的《声明》形式出现。这种《声明》,发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主要观众恐怕还是国内民众,有很强的对内宣传要求,因此用词也自然容易激进化。但是在邓时代以后,一方面外交拨乱反正(这个拨乱反正准确地说从70年代初就开始了),另一方面开始追求“与国际接轨”,1982年有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发言人的用词也需要同国际通行的“外交语言”接轨,用词就有了一定标准,也更加显得文雅一些。但这种前后比对,就让很多人觉得中国外交“变软了”。
然而,很多研究发现,中国的外交在毛泽东时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硬,至少在该妥协的地方,妥协是相当多的——谁说跟尼克松握手就不是妥协了?谁说把白龙岛让给越南就不是妥协了?这些妥协不可谓不大,但在当年的宣传潮流中,是很容易就被忽略掉。
还有一个因素也可能增加人们对“外交部软弱”的主观印象,这类似于“贪官为什么多了”,“地震为什么多了”这类问题。因为在中国各部委里,外交部是最早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单位,而且外交新闻阅读门槛低,什么人都喜欢看,媒体乐意报道。因此,外交部的言论多,媒体又喜欢报道,大家见得频繁,所以背锅自然也就多了。
标签:外交部,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