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宣称以人为本的社会,为何没有人敬畏生命?在一个号称和谐幸福的社会,为何人人只求自保?
但凡有敬畏生命之心,那个肇事的司机可能就会停下车来,实施救助;再或者,他因为一时害怕无措而逃逸,那么那些路过的车辆和公众,也会驻足去采取措施,避免二次伤害。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二次碾压后才有好心人去采取措施施救!
这不是电视节目,这不是对人性道德的猜疑和测试,而是人性面临的真实考验。
数十人和车辆都采取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装着没有看见的漠视,这大概不是人们的眼睛受到了什么干扰,而是发自内心,他们达成了一种共识,他人之生死与我无关,这种共识之可怕到极点。
近年来的热点事件不断教会人们一个道理:少管闲事,否则闲事惹上你,谁也没办法!
你敬畏生命,你尊重老人,你救死扶伤,这没错,但是你为什么这样做呢?不关你的事,你为什么怎样做呢?你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或者是有所图?所以,你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个责任只是因为你多管闲事,别人没管,不用承担!对,这就是我们社会正义守护者们给出的理由!
国人应该感谢监控这种发明,他除了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你的自由,有时也能证明你的清白!
倒是那些被救助的人像蛇一样,反咬那些真正救助了他们的人,为何?那是因为他们对那些真正对施害者毫无办法,他们根本惹不起强者,他们又有愤怒,所以,弱者的拳头都是施向弱者的!那是因为正义守护者们无法真正地守护正义!
被老板撒气了点丈夫,回家也就只能吼吼妻子和孩子,被上级指责的下属,也只能把愤怒扔向自己的下级,无能而愤怒的人只会把愤怒和伤害给予更弱者。
哪有什么敬畏生命?所有组织所有人都只看到利益,只看到金钱,只看到控制。奴隶们像做奴隶主,奴隶主想永远做奴隶主!生命是啥?都是工具,都是服务于此的工具而已。
没有敬畏生命,只有利益,所有人都只是工具。因此,只能做好自保,尽量不成为工具,尽量不被工具所伤害,人人自危,煞是好看!
UC头条报道:近日,一段时长1分34秒的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中,一名女子行走在斑马线上,过马路途中,被一辆出租车撞倒。女子随即倒在马路中央。画面中,多名行人来来往往,均未有人出手相救。期间,女子试图坐起,但未成功。视频至第1分7秒时,一辆越野车再次从女子身上碾过。
6月7日晚,驻马店市公安局官微转发此视频截图并透露,此事发生在今年4月21日,这起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致女子死亡,次日清晨,司机张某、刘某均已到案。
若按“人心向善”的道德化想象,女子被撞,总会有人及时伸手相助,用善举剪断悲剧向着更大的悲剧演化的链条。可不幸的是,纵然涉事女子被撞倒后,本来可以有N次获救可能,这N次人性救赎的机会,都被挥霍。
“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大概也没有一个行人认为是自己的冷漠导致了惨剧。责任扩散效应,很容易让每个冷漠者都为自己豁免。
可冷漠就是冷漠。最终,那位女子被车辆两度碾压,而人性又何尝不是被“良知方向盘”失灵的“推土机”肆意碾压?
单就该事件看,人性拾荒者是缺席的。毋庸置疑,从归因层面看,撞人逃逸的司机当担首责,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人(包括部分路过的车辆司机),顶多也只有道义责任,这条责任链必须廓清。据说行人中也不乏报警的,对所有行人搞“道德批判”乃至视其为帮凶,当慎之又慎;搞地域攻击,更要不得。
但逃逸司机和部分路人的无动于衷,确实担得起“集体冷漠”之名——虽然救人是个专业活,路人若贸然将女子扶起未必是好事,可在车来车往的情况下,想法子让她免受二次伤害,比如紧急设路障或某些警示标志,却未必有多难。
如今此事激起的舆情是一片激愤。事实上,没必要据此搞“世态炎凉”之类的全称判断式感慨。这社会的道德地貌本来就坑洼不平,好心人与看客都有,高尚与卑劣共存。只是在事发那个区域和时段,良知分布很不幸地严重失衡。
更堪感喟的,是某种耐人寻味的事实:莫非果真是“网友不上街,路人不上网”?如果那些路人也上了网,会不会也用键盘挥斥方遒、发出一堆正义感爆棚的判词。如果我们也在这场事故现场,我们又会成为救赎者吗?
无论如何,人性要的是“起而行之”。哪怕“助人为祸”的频发会催生道德滑坡的感慨,谁都不应顺坡而下。
标签:人救,碾压,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