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在江湖上闯荡的人,不论干的是哪一门哪一行,都得做到有所师承,没有师父就等于没有家门,走到哪里都会吃不开的。讲究师门就要论辈分。
曲艺界向有“无师不准行艺”的规定。拜师称之为“入门户”,拜了师后就叫有了“家门”。不曾拜师的人被称为“海青腿儿”,没有“家门”。有了家门的艺人一旦发现海青腿儿卖艺,就有资格上前询问盘查,此举称为“盘道”。询问时用春典了解对方的行业、门派、师承、字辈、姓名等,以此来验证对方的艺人身份。如果对方不懂春典,回答不出来,证明对方没有家门,询问的艺人可以将对方的演出道具和收入全部拿走,此举称为“横买卖”或“携家伙”、“收笸箩”。如果对方对答如流,说明对方是有师承的艺人,则会以礼相待,给予关照。
这种同行互相携家伙的事,在旧时的江湖上并不少见,直到清末民初才有所改观。一旦再有同行做这种事,那些没有家门和师承的人,就可以喊来警察,和对方打官司,落个强抢私人财物的罪名。
一代代艺人收徒授艺,看重师承门户,为了讲究长幼有序,也就有了辈分的说法。每一代艺人为一辈,每一辈艺人的艺名中间一个字多相同,通过这个“字”可以看出艺人的辈分,即“按字排辈”。从第三代艺人至第七代艺人有三种按字排辈的情况,即:“德、寿、立、仁、义”,“德、寿、宝、文、鸿”,“德、寿、宝、文、明”。
其中第三代、第四代艺人都排的是“德”字和“寿”字。因为这两代掌门人的本名分别是裕德隆和张寿臣,因此同代艺人按掌门人的“德”字和“寿”字来排字取艺名的非常多,分别形成了“德”、“寿”两个辈分。
“立、仁、义”这后三辈的排字:“立”字源于第四代掌门人张寿臣的子女及徒弟的艺名都排“立”字。常宝堃收了大徒弟李伯仁,二徒弟苏文茂的艺名就定为苏伯光,均排“伯”字。后来张寿臣提出,因为第三代艺人中有孙伯珍,再取“伯”字排辈就不合适了。于是李伯仁的艺名不变,苏文茂的艺名定为苏仲仁,并规定这一代为“仁”字辈,而“仁”字要放在艺名的最后一个字排列。“仁”字定下来后,又规定第七代排“义”字,也是放在艺名的最后一个字排列。但“仁”、“义”两代的排字都落了空,使用的人不多。
“宝、文、鸿”这后三辈的排字:第五代艺人的本名和一名带“宝”字的很多,自然形成了“宝”字辈。第六代的苏文茂没有使用“伯光”、“仲仁”两个艺名,仍然使用本名,对辈分排字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五代艺人很多都按“文”字为徒弟取艺名,便形成了“文”字辈。第六代艺人李幼刚等为徒弟取艺名,将第七代排为“鸿”字,如杨鸿斌等,故而有了“鸿”字辈。第七代还有艺名选用“明”字的,即“明”字辈。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艺人为徒弟取艺名另外选字。如马三立为徒弟取艺名,中间均用“笑”字,如阎笑儒、张笑勤、张笑非、金笑天、连笑昆、高笑临、方笑文、任笑海、尹笑声等,这些徒弟与“宝”字辈艺人同辈。艺人与艺人相见,通过排字就能知道对方是哪一辈,从而决定相待的礼节。
韩红曾经在综艺节目中,声称自己是刘宝瑞的孙女。当然这个关系不是亲的,他的父亲师从刘宝瑞。相声界论辈分,主要是门派纷争太多。
没个名门正派,到哪都受欺负。这也是侯耀文当初,大张旗鼓收郭德纲的原因。侯耀文公开也说过,收徒主要是希望出去后,能让别人帮忙安排一下郭德纲。说白了,就是帮郭德纲撑腰。看一下候震在德云社的地位,抛开自己的实力不说,名门正派才是“少候爷”的根基。
1、韩红和相声的渊源韩红和相声的渊源,主要是名嘴张大礼说出来的。虽然张大礼现在不红,但是也属于老一辈的艺术家,曾经非常风光。韩红的第一件礼裙,就是他送的。而说到韩红和相声的渊源,主要还是跟他父亲有关。韩红父亲韩德江,相声界名门正派,师从刘宝瑞大师。刘宝瑞是张寿臣的得意门生,在相声界属于“宝”字辈演员。侯宝林、常宝华、刘宝瑞等,全都是同一辈的。他们的徒弟是文字辈,像是张文顺、李文山、马季,都是“文”属演员。下面的就是姜昆、冯巩、郭德纲这些,韩红是刘宝瑞徒孙,自然就和他们一辈了。
2、没背景受欺负相声界可谓是纷争四起,各门各派争得厉害。天津、北京、南派、北派,相互之间谁也不服谁。就拿现在来说,姜昆自喻主流,觉得郭德纲和德云社不属于主流。侯耀文当初大张旗鼓收下郭德纲,公开说就是希望郭德纲以后到外地演出,希望能有人安排一下。简单来说师父罩着你,就是主流正派的相声演员,走到哪都不用受欺负。若不是侯耀文去世早,怎么有人敢欺负郭德纲。
3、姜昆属于小辈现在提起老艺术家,有冯巩、姜昆、郭德纲等人,实际上都是“明”字辈,辈分太低。也就是姜昆趁着自己年龄大,想要当高辈。实际上这不可能,当前“宝”字辈多的是,根本轮不上姜昆(明)说话。若不是高先生(高德明自降为寿)年龄小自己降辈,于谦(师父石富宽,师爷高凤山,高凤山师父高德明)都算是“文”字辈演员。
相声界是一个相当讲究论资排辈的行当。目前的相声演员里面有名气的已经是第九代了。韩红的父亲是相声演员韩德江,师从刘宝瑞。韩红是刘宝瑞孙子辈的人,但是直接说是刘宝瑞孙女就有点扯不上了,因为一来刘宝瑞不是韩红的亲爷爷,第二点就是韩红也不是相声圈的人。当然喽,如果她要是说相声,那还真是刘宝瑞孙子辈,跟姜昆同辈。
目前相声界辈分最长的是少马爷马志明和杨少华,少马爷是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儿子。马三立是相声界第五代人,少马爷是第六代,郭德纲于谦姜昆他们是第八代。岳云鹏贾玲他们是第九代。
相声界为何要论辈分师承这个东西,不仅是相声行当,在整个曲艺界应该都是比较讲究的,多少年的老传统了,师徒关系不好也不一定说明什么,但是这种传承的精神还是很重要的。相声本来就是传统艺术,需要传承,也需要门槛。
辈分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留一手”,其实“留一手”本是护食的延伸,旧时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保留最好的就是这些在意辈分的行业。对徒弟有时候尚且留一手,对不是徒弟的学生就不知道要留几手了。这些行业到现在都没有做到很好的“教用分离”,其实还是行内艺人一方面想独霸演出市场、另一方面还舍不得“为人师”的好处。
其实师徒制严格来说都不算是教学,那纯是师父干活的时候让徒弟看着,师父不屑于干的琐碎活扔给徒弟,高兴的时候让徒弟插手一些“高级工序”就算教本事了。
相声界辈分相声的辈分最普遍的说法是:德寿宝文明。(还有说法是:德寿立仁义)
德:李德钖、马德禄、周德山等(最著名的相声八德)。
寿:张寿臣、李寿增、马三立等。
宝:侯宝林、刘宝瑞’、田立禾、尹笑声等。
文:苏文茂、马季、侯耀文等。
明:姜昆、冯巩、郭德纲等。
相声只是曲艺的一个门类,相声的辈分排行只是证明你在相声界有门户有师承,不恰当的比喻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相声界除了拜师以外还有一种联络感情的特殊方式就是认干亲、拜把兄弟。至于“贾玲和岳云鹏,是一辈的吗”?是的。贾玲的师傅冯巩、岳云鹏的师傅郭德纲,都是明字辈的。
第一代:
张三禄
第二代:
朱绍文(穷不怕,实际意义上的相声创始人),阿彦涛,沈春和
第三代:
师从朱绍文:徐永福(徐有禄)、春长隆、范长利(范有缘)、桂祯(富有根)、沈竹善
师从阿彦涛:恩绪
师从沈春和:冯昆治
第四代(主要是相声八德):
师从春长隆:马德禄(马三立的父亲)
师从范有缘:周德山(马三立的师父)、郭瑞林(郭荣起的父亲)
师从富有根:裕德隆
师从徐有禄:焦德海、刘德智
师从恩绪:李德钖(万人迷)、李德祥、张德全
师从沈竹善:范瑞亭、卢德俊
第五代:
高德亮(师从冯昆治,自降一辈)
常连安(师从焦德海,常家兄弟的父亲)
张寿臣(师从焦德海)
朱阔泉(师从焦德海)
马三立(师从周德山)
郭荣起(师从马德禄)
尹寿山(师从马德禄)
侯一尘(师从郭瑞林)
赵霭如(师从卢德俊)
焦少海(师从范瑞亭,焦德海之子)
第六代:
常家兄弟:常宝堃(小蘑菇,师从张寿臣),常宝霖(二蘑菇,师从侯一尘),常宝霆(三蘑菇,师从郭荣起),常宝华(四蘑菇,师从马三立),常宝庆(师从张寿臣),常宝丰(师从马三立)
赵佩茹(师从焦少海)
刘宝瑞(师从张寿臣)
王长友(师从赵霭如)
侯宝林(师从朱阔泉)
王凤山(师从朱阔泉)
马志明(少马爷,马三立之子,师从朱阔泉)
尹笑声(尹寿山之子,师从马三立)
李文华(师从马三立)
杨少华(师从郭荣起)
高凤山(师从高德亮)
第七代:
侯耀文(侯宝林之子,师从赵佩茹)
常贵田(常宝堃之子,师从赵佩茹)
李伯祥(师从赵佩茹)
苏文茂(师从常宝堃)
赵振铎(师从王长友)
唐杰忠(师从刘宝瑞)
马季(师从侯宝林)
师胜杰(师从侯宝林)
牛群(师从常宝华)
石富宽(师从高凤山)
第八代:
姜昆(师从马季)
笑林(师从马季)
刘伟(师从马季)
赵炎(师从马季)
冯巩(师从马季)
黄宏(师从马季)
戴志诚(师从李伯祥)
李金斗(师从赵振铎)
李建华(师从唐杰忠)
巩汉林(师从唐杰忠)
杨其峙(奇志,师从侯耀文)
陈寒柏(师从侯耀文)
郭德纲(师从侯耀文)
单联丽(师从侯耀文)
于谦(师从石富宽)
第九代:
任军(大兵,师从李金斗)
赵卫国(师从姜昆)
句兆杰(句号,师从姜昆)
大山(师从姜昆)
贾玲(师从冯巩)
岳云鹏(师从郭德纲)
因为在相声界是非常注重尊师重道的,基本上都是按照辈分称呼。也显得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相声是一门传统的艺术,所以会非常看重辈分。
因为相声界是一个很传统和规矩较多的行业,按资排辈,对于艺术的传承很有必要。
标签:韩红,刘宝瑞,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