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网地点、时长、费用及目的
(1)上网地点。受访者中,41.7%的同学选择在寝室上网,而外出上网的学生占58.3%,可见,外出上网的仍占多数。其中,选择寝室上网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电脑。统计数据亦显示,被调查学生中,36.7%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而去网吧或机房上网的同学,有的因个人无电脑,有的则因学校晚上要熄灯停电之故。
(2)上网时长。被调查者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有28人,占总数46.7%;上网时间在1~3小时的为25人,占总数41.7%;而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为7人,占总数11.7%。统计结果显示,有电脑的学生用于上网的时间普遍多于没有电脑的学生。
(3)上网费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上网费用不超过月生活费支出的10%。但仍需对此引起重视,因为有高达25%学生的上网费用超过月生活费支出的10%。大学生上网费用支出越多,就意味着他们花费饮食、衣着等日常生活方面开支的必然减少。这些必备支出的减少,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4)上网目的。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开拓着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在接受调查大学生中,41.7%学生上网聊天、学习,38.3%学生上网看视频,31.7%学生上网玩游戏,还有8.3%学生上网做其他事情。
2.网络与大学学习
(1)上网与上课。大学生上网对课堂出勤具有一定的影响,有31.7%人偶尔会因上网而逃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5%人会经常因为上网而逃课。通过与上网时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平均上网时间与逃课次数成正相关关系,平均每天上网在5小时以上的有3人,经常逃课的也有3人。这就是说,随着上网娱乐时间的增加,逃课次数也在增加。
(2)上网与学习。统计显示,被调查者使用网络的首要目的是“查阅课外知识”,有33人,占55%,大学生们普遍使用网络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上网的第二个主要目是“写作业”,有11人,占18.3%。这些数据与被调查者的专业是相关联的,如艺术类学生的很多作业都必须借助网络等来完成。
(3)上网与成绩。一般认为,上网娱乐会对学习成绩产生消极影响。此观点多大程度上正确呢?上网到底会对学习成绩产生什么影响?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无影响”的31人,占51.7%;选择“有所提高”的15人,占25%;选择“有所下降”的12人,占20%;而认为“明显提高”和“明显下降”各占1.7%。
(4)上网的作用。调查显示,有55.0%的人会通过上网求助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表明网络使用对学习有着积极影响。而61.7%认为网络既是学习的好帮手,又是娱乐消遣的工具,这表明,大多数的人能够意识到网络在学习上的两面性,看到网络有利也有弊。
3.网络与大学生活
(1)网络与日常活动。网络已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他们往往是希望在现实中无法达到或无法实现的东西在网络上实现,把网络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调查发现,上网对日常活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有75%的人会因上网而放弃日常活动,11.7%的人经常因上网而放弃,这个数据正好与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所得出的数据相吻合。
(2)网络与生活规律。上网除了对学生参加日常活动产生影响,也会改变学生日常生活规律。调查显示,能肯定地确信网络没有改变自己日常生活规律的人,仅有45%。这意味着,有超半数的人,日常生活规律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网络的影响。
上述统计信息表明,网络介入生活,已从多方面影响并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一是生活场所的改变。网络出现以前,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固定的圆圈――寝室、教室、图书馆和食堂;而今,圆圈里的图书馆为电子阅览室所取代。二是闲暇时间利用的变化。无论是在网吧还是学校电子阅览室,每到周末生意异常火爆,大多学生原来用在图书馆的闲暇时间现都被用在网吧和电子阅览室了。三是食宿时间和质量的变化。由于网络的独特魅力,很多大学生禁不住诱惑,经常出去通宵,尤其是周末,在通宵过程中,他们大多靠吃泡面喝矿泉水维持一夜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学业,也危害了学生健康。
二、对策及建议
1.学校方面
(1)完善校园网络系统。高校可在校电子网络上发布一些较权威、有益于学业的网络资源,也可多开设一些相关趣味网络教育课程,同时,举办相关网络知识竞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2)开展新生心理干预。大学生活与高中有很大差别,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后便失去目标。因此,高校应加强新生的心理辅导,引导新生尽快调适自己,适应大学生活,以免因空虚无聊而陷入网络不可自拔。
(3)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高等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减少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夜不归宿的现象。这样可有效减少大学生沉溺于校外网吧的机会。
2.教师方面
(1)正确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如教师可向学生推荐权威的教学网站,让学生上网下载学习资料、写博客、在论坛里发表见解等。还可向学生推荐有益于学习生活的其他网络资源,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适应未来的社会。
(2)严格要求。对于课程作业,教师应严格要求,不能纵容直接提交从网上“荡”下来的文章作为作业。同时,鼓励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后再利用网络资料。网络资料仅是一种学习参考,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占有资料,进而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主见与观点。
3.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网络。大学生应认清电脑和互联网络只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一种“工具”,应自我约束,控制上网时间,做网络生活的“主人”而非“奴仆”。时刻保持上网行为活动的科学性和警惕性,做到有节制地使用网络资源。
(2)合理使用网络。大学生应多把时间放在学习上,即使上网也应合理利用网络,多做有益于自身的事,用网络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应意识到人际关系对自身的重要性,不要因上网而放弃日常活动。要坚持在上课和学习时间决不去上网,不超过自己事先规定的时间上网。
(3)养成良好习惯。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大学生应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坚决抵制网络的各种不良诱惑和影响。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聊天、学习多于看视频、玩游戏;大部分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更多的是找同学商量及上网求助,同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上网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大影响,自己未因上网而逃课或改变日常生活规律。只要处理好网络与生活、学习的关系,就可不沉迷于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但也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开展了关于“网络与大学生”调查。一方面,希望通过了解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为学校管理、家长教育和大学生本人决策提供意见与参考。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研究,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利用网络,最大限度地消除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结果及讨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其中,男性38人,占63.3%;女性22人,占36.7%。以下是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
1.上网地点、时长、费用及目的
(1)上网地点。受访者中,41.7%的同学选择在寝室上网,而外出上网的学生占58.3%,可见,外出上网的仍占多数。其中,选择寝室上网者一般都有自己的电脑。统计数据亦显示,被调查学生中,36.7%学生拥有自己的电脑。而去网吧或机房上网的同学,有的因个人无电脑,有的则因学校晚上要熄灯停电之故。
(2)上网时长。被调查者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有28人,占总数46.7%;上网时间在1~3小时的为25人,占总数41.7%;而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为7人,占总数11.7%。统计结果显示,有电脑的学生用于上网的时间普遍多于没有电脑的学生。
(3)上网费用。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上网费用不超过月生活费支出的10%。但仍需对此引起重视,因为有高达25%学生的上网费用超过月生活费支出的10%。大学生上网费用支出越多,就意味着他们花费饮食、衣着等日常生活方面开支的必然减少。这些必备支出的减少,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4)上网目的。网络是一个无穷无尽的信息源,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互动性强和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开拓着自己的另一片天地。在接受调查大学生中,41.7%学生上网聊天、学习,38.3%学生上网看视频,31.7%学生上网玩游戏,还有8.3%学生上网做其他事情。
2.网络与大学学习
(1)上网与上课。大学生上网对课堂出勤具有一定的影响,有31.7%人偶尔会因上网而逃课。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有5%人会经常因为上网而逃课。通过与上网时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平均上网时间与逃课次数成正相关关系,平均每天上网在5小时以上的有3人,经常逃课的也有3人。这就是说,随着上网娱乐时间的增加,逃课次数也在增加。
(2)上网与学习。统计显示,被调查者使用网络的首要目的是“查阅课外知识”,有33人,占55%,大学生们普遍使用网络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宽自己的知识面。上网的第二个主要目是“写作业”,有11人,占18.3%。这些数据与被调查者的专业是相关联的,如艺术类学生的很多作业都必须借助网络等来完成。
(3)上网与成绩。一般认为,上网娱乐会对学习成绩产生消极影响。此观点多大程度上正确呢?上网到底会对学习成绩产生什么影响?统计结果显示,选择“无影响”的31人,占51.7%;选择“有所提高”的15人,占25%;选择“有所下降”的12人,占20%;而认为“明显提高”和“明显下降”各占1.7%。
(4)上网的作用。调查显示,有55.0%的人会通过上网求助来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表明网络使用对学习有着积极影响。而61.7%认为网络既是学习的好帮手,又是娱乐消遣的工具,这表明,大多数的人能够意识到网络在学习上的两面性,看到网络有利也有弊。
3.网络与大学生活
(1)网络与日常活动。网络已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他们往往是希望在现实中无法达到或无法实现的东西在网络上实现,把网络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调查发现,上网对日常活动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有75%的人会因上网而放弃日常活动,11.7%的人经常因上网而放弃,这个数据正好与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所得出的数据相吻合。
(2)网络与生活规律。上网除了对学生参加日常活动产生影响,也会改变学生日常生活规律。调查显示,能肯定地确信网络没有改变自己日常生活规律的人,仅有45%。这意味着,有超半数的人,日常生活规律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网络的影响。
上述统计信息表明,网络介入生活,已从多方面影响并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一是生活场所的改变。网络出现以前,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固定的圆圈――寝室、教室、图书馆和食堂;而今,圆圈里的图书馆为电子阅览室所取代。二是闲暇时间利用的变化。无论是在网吧还是学校电子阅览室,每到周末生意异常火爆,大多学生原来用在图书馆的闲暇时间现都被用在网吧和电子阅览室了。三是食宿时间和质量的变化。由于网络的独特魅力,很多大学生禁不住诱惑,经常出去通宵,尤其是周末,在通宵过程中,他们大多靠吃泡面喝矿泉水维持一夜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学业,也危害了学生健康。
二、对策及建议
1.学校方面
(1)完善校园网络系统。高校可在校电子网络上发布一些较权威、有益于学业的网络资源,也可多开设一些相关趣味网络教育课程,同时,举办相关网络知识竞赛,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2)开展新生心理干预。大学生活与高中有很大差别,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后便失去目标。因此,高校应加强新生的心理辅导,引导新生尽快调适自己,适应大学生活,以免因空虚无聊而陷入网络不可自拔。
(3)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高等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减少大学生在校外租房、夜不归宿的现象。这样可有效减少大学生沉溺于校外网吧的机会。
2.教师方面
(1)正确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如教师可向学生推荐权威的教学网站,让学生上网下载学习资料、写博客、在论坛里发表见解等。还可向学生推荐有益于学习生活的其他网络资源,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适应未来的社会。
(2)严格要求。对于课程作业,教师应严格要求,不能纵容直接提交从网上“荡”下来的文章作为作业。同时,鼓励学生在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后再利用网络资料。网络资料仅是一种学习参考,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占有资料,进而整理资料,形成自己的主见与观点。
3.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网络。大学生应认清电脑和互联网络只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一种“工具”,应自我约束,控制上网时间,做网络生活的“主人”而非“奴仆”。时刻保持上网行为活动的科学性和警惕性,做到有节制地使用网络资源。
(2)合理使用网络。大学生应多把时间放在学习上,即使上网也应合理利用网络,多做有益于自身的事,用网络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应意识到人际关系对自身的重要性,不要因上网而放弃日常活动。要坚持在上课和学习时间决不去上网,不超过自己事先规定的时间上网。
(3)养成良好习惯。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提出“五要五不”。大学生应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坚决抵制网络的各种不良诱惑和影响。
标签:大学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