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科常见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 piratory infections)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
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2儿科疾病防治原则
儿科一般护理原则 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以18-22度为宜,湿度以55%~65%为宜,按年龄和病种安排床位,避免交叉感染.急性期卧床休息.饮食按医嘱,自备食物需医务人员同意方可食用.教育病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新病人入院每日测T,P,R三次,连续三天正常后改为每日测二次,7岁以下儿童可只测体温,高热39.5度以上者,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
调适寒温。气候多变,老幼病弱者应随时增减衣服,不宜过早脱去冬衣,以免受寒,老年心脑血管者更要注意。2、早睡早起,运动身体。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动生火,招致外感内伤。3、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处事勿过于急躁,要时常保持心境平和。4、戒烟、少喝酒及咖啡。吸烟最易损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诱发疾病发作。烟酒及咖啡都会刺激神经兴奋,有些人想借以“消除紧张和疲劳”,其实反而削弱了人体的抗病力。5、远离过敏源,远离人群密集场所。6、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少吃油腻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
3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呼吸系统:小儿鼻部和鼻咽腔较短,鼻道狭窄,鼻粘膜柔嫩,咽部相对狭小且垂直,喉部相对较长和狭窄。气管和气管比成人狭窄,缺乏弹性组织,粘膜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排出微生物。
肺脏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及淋巴组织间隙较宽,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肺含气量相对较少,故易发生感染。
另外,小儿呼吸道免疫球蛋白分泌量较低,故免疫功能较差。基于这些特点,所以小儿时期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而且小儿呼吸系统储备能力较低,也较易发生呼吸衰竭。
2、消化系统:新生儿及婴儿的食管缺乏腺体,弹力纤维和肌层发育不全,胃呈水平位,贲门较宽,且括约肌不够发达,所以容易发生呕吐或溢乳。小儿胃粘膜血管丰富,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分泌的盐酸和各种酶均比成人少。
小儿肠管相对较长,肠壁薄,粘膜富于血管,通透性好,故利于吸收。但肠壁屏障功能差,肠腔内毒素易通过肠壁进入血流,引起中毒症状。
3、心血管系统:小儿出生时心脏的迷走神经发育尚未完善,交感神经占优势,所以心率较快。
5岁以后心脏神经结构渐具成人特征。
4、泌尿系统:小儿肾脏相对较大,下端位置较低,肾孟及输尿管比较宽,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全,容易扩张并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造成尿潴留,引起泌尿系感染。
女婴尿道很短,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细菌污染。男婴尿道较长,但常有包茎,积垢时也可引起细菌上行性感染。
5、造血系统:小儿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出生后头5年,所有骨髓均为红髓,全部参与造血,以满足生长发育需要。以后随年龄增长,黄髓增多而红髓相应减少。
4儿童疾病如何预防
生病是难免的,妈妈无需着急,只要平常对孩子细心一点,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孩子就不会太痛苦,妈妈也不会太烦恼了。
一些疾病的早期发生阶段,身体会有所变化。
如果孩子有了疾病苗头,就要早就医,而不应轻信营养品或保健品的宣传广告。
1、体重异常:本来胖乎乎的小脸慢慢地消瘦下来,躯体和四肢的皮下脂肪变薄了,甚至有点皮包骨头的感觉;较长时期内,孩子体重增加不明显,或几乎不增加。这些情况多见于食量小,消化吸收能力较差的孩子,也可见于孩子疾病过后的恢复期。
2、身高异常:较长时期内,孩子增高不明显或个头几乎不增长。
这种情况常见于生病之后,或有明显挑食或偏食的孩子,也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经常睡觉很晚。
3、面色异常:孩子面色苍白或萎黄,皮肤弹性差,或有较严重的皮肤损害,如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汗毛脱落,出现皮下出血点,出现“乌青块”。
在排除皮肤病等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这些症状可能与某些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有关,如铁、锌或维生素C、B1缺乏,也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
4、头发异常:有些孩子头发稀少无光泽、枯黄易断裂,或出现白发、枕部脱发等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与营养不良、某些微量营养素缺乏有关,也可能与中医讲的气血虚弱等因素有关。
5、视力异常:在昏暗的光线下视物不清,眼睛干燥,经常眨眼,经常有眼屎,眼睛易疲劳。这种情况可能与孩子不爱吃蔬菜,尤其不爱吃绿色蔬菜和胡萝卜等原因有关。
6、出牙异常:有些孩子出牙迟,一岁时8个乳牙还没出齐,到了2岁,乳牙还不到20个;有的孩子乳牙掉后新牙迟迟不出;有些孩子囟门闭合迟,走路迟、说话迟。
这些情况可能与维生素D、钙或蛋白质缺乏有关,也可能与中医讲的先天不足、先天肾虚有关。
7、食欲异常:孩子味觉减退,食欲不振;有的孩子有异食癖,如吃泥土、纸张或墙壁灰等物质。这种情况可能与缺乏微量元素锌等有关,也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有关。
8、口腔异常:有些孩子口内有异味;经常出现口角炎、唇炎、口腔炎;舌头发胖,有的成地图舌(舌头表面看起来像地图);消化能力差,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症状,有时也会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症状。
这种情况可能与维生素B2、B1缺乏有关,也可能与经常给孩子吃温热性的食品或油炸食品有关。
9、精神异常:表情淡漠、不愿说话、不喜欢活动;或烦躁不安,或时时哭吵;睡眠时头部多汗,睡眠不踏实,易醒,经常翻来翻去,时有惊跳或突然啼哭。
这种情况可能与营养不良、缺乏某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有关,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
10、血色异常:孩子的嘴唇、眼结膜、口腔粘膜颜色苍白;手指甲血色差,用手轻轻压迫甲盖,放松后甲盖的血色恢复慢;经常诉说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些情况可能与微量元素铁,或B族维生素中的叶酸缺乏有关。
孩子经常不明原因出血:刷牙时牙龈出血,不小心碰到鼻子或天气干燥时鼻子出血等等。这些情况可能与维生素C缺乏有关。
5儿童疾病在饮食方面注意什么
由于西药具有疗效快、存取方便、容易喂服等优点,因而广受家长青睐。
然而,服药期间,有人却想当然地认为中医必须讲究忌口,西医则是百无禁忌的。
实际上,服用西药时,饮食也是有一番讲究的。饮食合理,可促进西药吸收,增加疗效;反之,可能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所以,同服西药时,饮食也要多一个心眼。例如:
服用阿司匹林、退热净、布洛芬等退热药时,就不能同时进食甜食,因为甜食中的糖分会抑制这类药物的吸收。
服维生素C时,忌食猪肝,因猪肝中丰富的铜会使维生素C氧化失效。
服用红霉素、灭滴灵等消炎药时,不应与牛奶、豆制品、乳制品、猪骨汤、蟹、鳖、海带、咸鱼、花生、核桃仁、葵花子等一同食用,因这些食品中含有的钙、铁、磷会与药物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化合物,从而降低药效。
服用痢特灵、异烟肼时,则应忌食巧克力、酸奶及腌制品等含酪氨酸的食品和饮料。
服用地塞米松、强的松、保泰松等激素类药物,就要尽量少吃盐,以免引起水肿。
当用氨茶碱止喘时,同吃乳制品、豆制品及鸡、牛、鱼虾、动物内脏等高蛋白食物,会降低药效。
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息斯敏、开瑞坦等抗过敏时,奶酪、鱼、猪肉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就不宜同吃,否则,食物的代谢产物会妨碍抗过敏作用。
运用西米替丁等抗酸剂时,要忌食过酸或过甜的食物,以免增加胃酸,令药效削减。
给贫血宝宝补铁时,同服含脂量过高的食物,会影响铁剂吸收,而花生仁、芝麻酱、葵花子、核桃、海带、动物肝脏等含钙、磷较多的食物,也会削减铁的吸收,故均应错开或避免食用。
标签:儿科,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