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这个词,是纠结在人力资源从业者心头的一把剑。几乎所有企业和人力资源从业者都认可企业中文化搭建的重要性,但在实施和着手的时候,却总是感觉“力不从心”。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都陷入了“领导必言文化”类似的尴尬,但是他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应该形成怎样的企业文化,甚至是如何正确建设企业文化,一些企业的管理者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它是现代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一个东西,而深究下来就不甚了解了。事实上,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不断规范、成型、优化、再发展的一个过程。那么管理者应如何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无”,指的就是无形中存在的企业文化。它不是一些公司贴在墙上的标语,也不是那些挂在办公室的名人警句,而是这家公司上到管理,下到每一个员工都认可的一种理念,并把这种久而久之形成的习惯叫做企业文化。
对企业现有文化进行诊断,然后提炼和设计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质,这种无形的特质就是这家企业文化的雏形,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之前,先对现有的进行诊断,这涉及到一个方法论,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其企业文化从“想”开始,对于已经成立了很久的企业,文化从“淬”开始。因为对于新创企业,可以说是初生的婴儿,一切都是新的。而企业文化因为又具有“无形的多,有形的少”这个特质,所以更多时候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在创业之初想出来的,然后在今后的企业运营和发展中不断修正,最终出现适合本企业特质的文化。
对于老企业而言,公司的运营已经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一定在时间中沉淀下来了某些特质。或许这些习惯和风格没有形成文字,但不代表没有文化,而是文化潜伏在企业成员的潜意识里。因此,老企业更应注重的是“淬”,提炼出必要的甚至是精髓,“淬”之后再添“新”,再在原来的内容上进行科学的和贴近企业特色的设计。
规范企业制度,完善文化制度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辅助的关系,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物的形式所构成。同时,企业制度文化的中介性,还表现在它是精神和物质的中介。制度文化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正是由于制度文化的这种中介的固定、传递功能,它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管理者通过建立科学的企业决策机制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制定完善的企业运行规则和经营管理制度,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架构,使各项工作衔接紧密,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塑造。
培育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
培育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企业优秀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管理者的一项基础工作。因为在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同等因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而核心价值观则明确提倡了什么、反对什么,哪一种行为是企业所崇尚的,鼓励大家去做的;哪一种行为是企业反对的,大家不应该去做的。正像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他的价值观所决定的那样,一个企业的行为取向也是由企业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这种价值观和理念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核心,凝聚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从而使大家的行为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宣传优秀员工等方式,使企业员工摈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在全体的企业员工中形成共识,成为所有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个人的独立人格都应受到尊重。“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信守的重要原则。员工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员工的自主意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把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中心,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让员工有荣誉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企业文化的几个误区
1、生搬硬套标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的商业目的,来自于公司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需求,因此企业文化必然具有独创性。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根本没有从战略需求入手,也缺乏对企业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没有真正反映企业战略需求、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从而不能在员工心中产生共鸣,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不能牵引员工的行为,服务于企业自身战略目标的实现。
2、 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有的企业把企业文化表面化,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作一些公关宣传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唱歌、聚餐、爬山、打球的文化娱乐活动,于是纷纷组建跑团、成立球队,并规定每月或每季活动的次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或者是将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标识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轻视员工的认同和参与
没有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就不会带来期望的成功。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而缺乏对员工的深层次教化,企业的精神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这样的文化建设注定会事倍功半。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任何企业都渴求的,但是通常情况下,只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管理者才会真正的关注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体系的完善与否在企业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否能够深刻体现,企业文化能否获得员工广泛而深刻的认同,将决定这个企业能否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这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准高低的体现。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建设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不是一阵风,而是企业航行中划过的一道道涟漪,或归于平静,或掀起巨浪,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历程而不断发展。
标签:管理者,构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