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坦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皮肤黏膜传播、消化道传播、媒介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
汉坦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是引起出血热的最重要病毒。主要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以高热、出血、肾损害和免疫功能障碍为特征。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主要感染源和贮存宿主是携带病毒的啮齿动物家族的啮齿动物,主要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这种病毒通过粪便、尿液、唾液及其形成的气溶胶污染环境。
人类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伤口、消化道和呼吸道从小鼠传播到人类,但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主要传播途径有:
第一,呼吸道传播,吸入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比如尿、粪便、唾液等,气溶胶目前被认为是主要的传播方式。
第二,皮肤黏膜传播,携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由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导致感染。
第三,消化道传播,汉坦病毒在水和食物中能够存活较长时间,被汉坦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可经口腔或消化道黏膜侵入人体导致感染。
第四,媒介传播,带病毒的革螨、恙螨叮咬人体也可传播汉坦病毒。
第五,母婴传播,孕妇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
原则上,感染汉坦病毒的患者应尽快接受以抗病毒治疗为重点的综合治疗方案。由于汉坦病毒是致命的,死亡率很高,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积极治疗,以获得最大的疗效。同时,该病的核心是病毒感染,因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应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药物。
其次,由于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肾损害等一系列病理症状,及时对症治疗,如综合补液、合理休息、抗凝等,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对于症状严重和突然发作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防止疾病恶化。
标签:汉坦病毒,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