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不是脏话。
哇塞原是闽南方言,意思是表示惊讶的感叹语,相当于天哪,了不得。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流行开了。最早传入大陆应该是在80年代初,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已经收录在《汉语大词典》中。
本义: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台湾流行开,最早传入大陆应该是在80年代初,首先流行于开放的沿海地区。之后被作为语气词,表示称赞某个了不起的人或事。
历史发展
“哇塞”原为流行于台湾的闽南方言中的粗语。闽南语中, “哇”为第一人称代词。“塞”也有人写做“噻”, 因用普通话词语表示方言中的音而写法不固定, 统一写作“塞”。
“哇塞”离开它的土壤传播到其他方言区的过程中, 意义发生转变。
这个词语流行于大陆各地,其方言义经常被淡化、被漠视甚至不被认可。上海人把它视作一个十分意外而颇感惊叹的表达方式, 南方人大抵如此运用。传到北京, 又将它演化为名词“小姐”之意。如“你需要不需要一个哇塞?”这时,新词义好像又和基本义有所联系了,进而演化为性行为动词, “昨天晚上哇塞了没有?”可见,在传播过程中, 词义的灵活变化,可谓到了极点。
标签:哇塞,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