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源
至今已分离到禽h5n1流感病毒的宿主有:
(1)禽类,包括鸭(野鸭)、鸡、火鸡、鹌鹑、鹅、鸽、黑头雁、斑头雁、鱼鹰、黑头鸥、麻雀等;
(2)哺乳类,如虎、豹、猫、猪和人等。
因此,被感染的禽类和哺乳类动物,包括感染的人群在内,均可成为a(h5n1)潜在的传染源使人感染,甚或成为导致人间传播的传染源。
目前而言,最主要的传染源仍为被感染的禽类动物,尤其是散养家禽。
从家庭聚集现象来看,人禽流感患者也可能具有一定传染性。
2、传播途径
感染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吸入具有传染性的飞沫或飞沫核、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的间接接触,将病毒接种到病人的上呼吸道或结膜的黏膜上。不同传播途径的相对传播效率尚未确定。
目前的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环境-人传播和母-婴间垂直传播,少数和非持续证据支持人际间的有限传播。
3、易感人群
人感染亚型禽流感病例多数为年轻人和儿童,这点与季节性流感大不相同。1997年香港的人禽流感病例的平均年龄为17.2岁(1-60岁)。
who对2003年底以来报告的202例人禽流感确诊病例分析,年龄中位数为20岁(3个月-75岁)。
50%的病例年龄小于20岁,90%的病例年龄小于40岁。在年龄小于10岁的病例中,有21例小于5岁,32例在5-9岁之间。我国23例病例的年龄中位数为29岁(6-62岁),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农村。
4、潜伏期和传染期
(1)潜伏期:人禽流感暴露后发病的潜伏期定义尚待确定,目前多以病例的末次暴露时间与发病时间的间隔来估计,一般为1周以内。
1997年香港的大多数病例于暴露后2-4天发病,泰国17例患者于暴露后2-8天发病(中位数4天),越南10例患者在暴露后2-4天发病(中位数3天),我国14例患者在暴露后1-5天发病(中位数4天)。通过明确末次暴露时间与发病时的间隔,估算其潜伏期的中位数为4天(1-5天)。
(2)传染期:人禽流感患者血清中的保护性中和抗体在感染后2周左右达高峰,抗体的高峰滴度可维持约2个月,其传染性在机体形成中和抗体之后即大大减弱。
标签:禽流感,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