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这一句是孟子说的,其意是:人在穷困时,应要常常地修炼自己,要将自己修炼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紧跟着,孟子又说了一句:“达则兼济天下”。若你修炼好自己 ,或许哪一天你发迹了 ,你就会为天下人谋利益。
穷,在历朝历代,包括现代,都是人们最讨厌的字之一,它是世人都要摆脱的一个枷锁。如果一个人常处于穷的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憋屈。哲人罗素说过:“穷,最可怕的后果 ,是让穷给扭曲了自己的思维。” 因而,人在穷的时候 ,其思想与精神最为重要!是否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这就得“穷则独善其身”,要有穷而不言穷的自信,热爱生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努力去追求希望。要以“君子”的风范来约束自己,不能在困顿的生活中而堕落,而失去做人的尊严。这就是“穷则独善其身”的意义。
只有做个好人,凡事才能顺顺当当。
谢谢邀请!从字面上看,穷是穷困,善是善念善行。既然穷困,如何善行?那就是贫困落寞时,保持纯洁干净的品质,散发人格的魅力。也可,修身养性,博闻强识,不断的完善自己。
每个人都像天上一颗星,运来璀璨,运去暗淡,月能照亮黑夜,流星散尽最后的光芒,萤火只是微弱之光,虽然能力不同,都要尽力发光发热,诠释生命的意义。
这句话是古代《孟子》中的句子,孟子是儒家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所以孟子的作品处处显示的是一种宽容优雅的儒家态度和处事方式,体现了人文精神和高尚的道德修养的统一。
“穷则独善其身”是第一句,后面还有“达则兼济天下”这一句。这两句就是要求从人的本身出发,修道自身,达到个人品格的和谐统一。
这里的穷指的是怀才不遇的一种境遇,也有能力有限的意思。孟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希望人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会自暴自弃,自哀自怜。而是要在这种不太有机会的境遇中奋发图强,修身自己,让个人的光芒在努力中慢慢散发出来,最终达到成功的目的。就如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所以这时候就要求人们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沉淀下来,戒骄戒躁,努力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境遇,比如工作中不被领导赏识,家庭里不是那个被宠爱的孩子,社会上得不到很好的机会。这时候有些人就会沉不住气,产生自卑的心理,反而导致自己越来越被忽视。
还有古代的很多例子,韩信一开始的不被赏识,诸葛亮一开始的才华无人知晓等。
遇到任何事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能宁静致远,能上善若水,则是一种最佳的人生状态。
如果你能参透孟子的这句话,你一定会受益良多,也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
沉下心修炼自己很重要,如果我们暂时没有机会,就努力让自己把技能和基本功训练扎实,然后慢慢等待时机。所谓十年磨一剑,需要亮剑的时候,我们平时积累的那些宝贵经验和基本功,就会及时发挥作用,助力我们。
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努力的结果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人生。只有在逆境中能坦然面对困难并快速实现个人成长的人,才会最终处于不败之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需要的是忍受孤独寂寞和时刻能承受不同于常人的难以想象的那些困难,才有可能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对你有用。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个人理解
穷字, 上面一个穴,下面一个力。
1.甲骨文指,在洞穴里下苦力。也可理解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试想,就算你是韩信,得不到重用,也只能跟漂母要吃的。忍受胯下之辱,寄居人下。
就算你有诸葛亮的智慧,也只能,躬耕于南阳,做一个诸葛村夫。
2.古代讲究耕读。
刘秀,诸葛亮这样的就是典型。
刘邦曹操这样的,穷的时候到处逃命,比寄居人下还惨。
3.但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特质,不管环境如何艰难,依然努力保全自己,等待机会。
是的,独善其身,就是说,哪怕明天就可能会死,今天我也要好好活着,万一,上天眷顾,否极泰来呢?
这句话对应的是 达则兼济天下。
诸葛亮本是村夫,朱元璋本是和尚,刘邦本是一编外小亭长,刘秀不过相当于大学生村官。
但是这些人,一旦,取得了一定地位,扩大了眼界,心中那股志气便会增加几分,以至于一步步,心怀天下。
因为,随着功绩的增长,兼济天下便成为一种使命。
看到无数受苦受难的人,如果,能够改变他们的处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荣耀吗?
我不觉得兼济天下就要贴上一个无私的标签。 因为,这种使命感本身就可以让每一个男儿血液燃烧!
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这句名言,不过,千万别将这句话误解成“穷人什么事都不要去管,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的意思,这里的“穷”并非仅仅指穷困,它还有不得志或者能力不够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正确的含义应该是,当一个人处在逆境郁郁不得志或者能力不够的时候,不应随波逐流放纵自己,而是应该将主要的精力倾注于自身上,尽力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由此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没有任何消极的意味,体现的其实是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思想。
历史上能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有很多,比如东晋著名的大诗人陶渊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句至今依然还在激励着很多人,说起来,原本陶渊明可以生活得很舒适,就因为不愿意同流合污贿赂上司,于是,毅然决然的辞掉官职回家乡隐居了。
虽然归隐后的陶渊明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但是他 “君子固穷”,紧守心中的“一方净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气节,没有自甘堕落,而是躬耕自资,享受着充满乐趣的田园生活,从而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
除了陶渊明,诸葛亮也是如此,当初隐居在襄阳隆中的他籍籍无名,虽然经常自诩为管仲、乐毅,却被时人嘲笑,但是他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博览群书,胸怀天下,默默的等待时机,后来果然被“慧眼识英雄”的刘备请出山,从此一鸣惊人。
像这样的列子真是太多了,就不再一一赘述了,不过,话说回来,一个人只要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就可以了吗?显然是不够的,其实,孟子在后面还说了一句话,而这句话更重要,只是被很多人给忘了。
“穷则独善其身”本出自《孟子尽心上忘势》,其原文为: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 语 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这段话的大意为,孟子问宋勾践是不是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然后告诉他正确的游说态度应该是,别人理解的时候要安详 自得,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同样也要安详 自得,宋勾践听了以后,就问孟子,如何才能安详 自得呢?
孟子就给他解释,一个人只要尊重道德,爱好仁义,就可以安详 自得了,士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不会失去义,在得志的时候也不会偏离道,不得志的时候不失义,士人才会自得,得志的时候不偏离道,民众才不会失望,古时候的人,得志的时候,会施恩于民,不得志的时候,会在世间修身立命,正所谓,不得志的时候应该洁身自好修养个人的品德,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造福天下百姓。
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但是当一个人发达显要的时候,又是否能做到“达则兼善天下”呢?所以说,“穷则独善其身”容易做到,难的其实是“达则兼善天下”。
不得志时,要懂得自我修身,终究会成功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这个“穷”与“达”相对应,“穷”在这句话里并不代表贫穷,表示一个人在没有一呼百应的平民阶层里的一个普通百姓,没有能力影响和左右他人,也要以高标准“善”来要求自己。
谢谢邀请,作答如下:
已经有网友答复了,这是孟子说的半句话。他的整句是“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在这里论的是君子处世之道。只要我们一看这整句,这里的“穷”最好就别只从经济上考虑,它是指穷困潦倒,和王勃所说的“命途多舛”,“无路请缨”的意思相仿。于是孟子这上半句的话可以理解为,一个正直的有识之士,境遇到这步田地,还是应该自己把自己管控好,把握好,不要随波逐流,混同一般。其实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延伸。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退藏于密。”春秋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很乱。有些国君素质差,所以孔子告诫他的门人:一个国家君主无道,社会搞得乱轟轟的,最好别去当官,躲开隐居最好。孟子进一步说,这时候,你还要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你若是生即逢辰,遇上了好世道,做了官,就要为国家做有益的事,为老百姓着想。儒家的这种思想影响非常深远!大家别以为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两句话是凭空而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广济天下的思想根子,其实扎在儒家思想的沃土之中。
古人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追求的"君子固穷",通俗的说:君子穷得新鲜,饿得志气,越穷越要修身修德,中国古代岳飞就是很典型例子,君子固穷不忘奋发读书,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我想大家都读过说岳母赐字感人篇章。
标签:穷则,独善其身,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