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
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二、出自于:
1、原句“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尽心上• 忘势》
释义: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比如做官,就养自己的身心;如果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有了某种权力或影响力,就以自己的权利服务社会。
2、“微之,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与元九书》唐代:白居易
释义:微之,古人说:“不见用的时候就只顾自我修养,见用的时候就要为天下人造福。”我虽然不贤,也常常以这两句话为师。大丈夫所坚守的是圣贤的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
扩展资料
一、孟子,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
二、古文近义句: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交付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磨砺他的心志,使他经受饥饿以至身体消瘦,使他经受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都不顺利。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
参考资料: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句中“穷”不是贫穷的意思,而是不得志之意,这种状态下你无法实现理想,要生存,要生活,有时候不得不苟且,能够独善其身修养道德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当你有能力去兼济天下的时候,你又未必能保持初心不入歧途,所以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原文为: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这里的“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指的不是穷可离道而不可失义,达可失义而不可离道。而是穷达皆既不可失义也不可离道。之所以分别开来讲,只是因为穷易失义,达易离道。
由此,穷达都要行义达道。知其不可为而为,不是行义达道吗?
总结起来,在穷达两种客观处境中,都要不离道义,都要有独善其身之心,兼济天下之志,以“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的态度“至于命”。而最终的结果既可能是“独善其身”,也可能是“兼济天下”,这就有赖于时运了。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汉族,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标签:穷则,达则,兼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