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回答>百科问答>胡佩兰

胡佩兰

2024-07-02 21:46:06 编辑:join 浏览量:566

胡佩兰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胡佩兰2013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颁奖词2015年7月14日,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30名医疗、护理等岗位代表人员在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存文同志的带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到玉溪老年大学参加了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典型事迹云南巡回报告会。报告会由国家卫计委主办,邀请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百岁仁医胡佩兰同志的儿子、同事、学生、病人和记者,从各自角度展开,对胡佩兰同志的感人事迹进行的生动而详实的报告。整个报告过程语言朴实,没有太多修辞,但是胡佩兰同志的大医精神却令人动容。胡佩兰等同志的事迹和精神使我院医护人员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要以胡佩兰等同志为榜样,践行大医精神,把职业当作责任,把病人当作亲人,为玉溪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胡佩兰,女,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岗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仍然在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直至生命终点。2014年1月,胡佩兰去世,享年98岁。而她留给人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她说了近70的年的:“病人看完了,我们回家吧。”在70年的从医岁月里,胡佩兰用仁心仁术护佑患者健康,用言传身教传递大医博爱,用自强不息演绎无悔人生。在她眼里,看病不分场所,病情就是命令!在她眼里,看病不论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在她眼里,看病不看身份,用心尽力聚神!胡佩兰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大医博爱、济世救人,在五味杂陈的时代变迁中,这株芷兰美丽一生,芳香四溢。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腰部要靠缠附的钢板来支撑,起身、弯腰、落座,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老人都是忍受着剧烈的腰疼来完成的。她从不让别人搀扶,也从不让学生替她完成检查。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舍不得浪费一个馍,舍不得多买一棵菜,却每年都要捐款一万元给希望工程,至今已经捐建了50个希望书屋!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不仅能记住患者的病情,而且能记住大多数复诊患者的姓名,甚至联系电话,以便随时指导患者治疗和康复。她问诊问得很仔细,病人的生理周期情况、分泌物情况,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肯放过;病人口述的症状,她不放心,一定要亲眼验证。她提醒多次人流的病人:“做流产多了不好,知道吧?少做流产,尽量采取避孕措施。”她叮嘱不孕的少妇:“别到处听信专治不孕不育的广告,有钱没地儿花了那是。”对需要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的患者,她细心写好地址,一再叮嘱着病人。对急需手术的,她敢于拍板,敢于担当。胡佩兰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她98岁了,还一个礼拜坐6次门诊,一口气看几十个病人。她98岁了,看病时还亲手为病人查体、开处方,从来不用他人代劳。胡佩兰说,这样才会心中有数,对得起患者!报告会上,胡佩兰老人的大儿子、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郑州市建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启明、医生唐利平,患者李晓燕,医药卫生报社记者张晓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平凡朴素的语言,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胡佩兰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使现场观众深受感动和教育。胡佩兰同志时刻心系病人的敬业精神,敢于担当的大医情怀,震撼心灵,感人至深,沁人心脾,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鼓舞着在场的所有医疗行业从业人员,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振奋了我们的精神,是崇高的大医精神,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特别是胡佩兰前辈的那一句“病人看完了,咱们回家吧!”质朴却发至肺腑,这样一句平凡的话语诠释了一个医者的仁心,让人深深感动!这样一句话,一直深深缭绕在在场听众的耳边,不断鼓舞着我们这些新医生、新护士学习她那大医博爱、济世救人的精神,让我们在未来职业的道路有了前进的明灯,让我们有了新的志向:做千千万万个“胡佩兰”。更多相关观后感推荐:1.医生观看仁医胡佩兰观后感2.医院关于《仁医胡佩兰》观后感3.仁医胡佩兰电影观后感【最新】4.观看仁医胡佩兰观后感5.《仁医胡佩兰》观后感6.胡佩兰观后感7.感动中国胡佩兰事迹观后感

标签:佩兰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回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huida.com/answer/152163.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