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校改名”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似乎透着一以贯之的精神风骨。然而,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高校就掀起了改名风潮,并延续至今。每一年都会有更名的高校,具体原因也是各不相同。但从逻辑上而言,基本上是围绕院校的属性特征,专业变更,合并共享展开。不过既然改名,改名院校也依旧会遵从谄媚大众的逻辑,在叫法上“高端、大气、上档次”。
最新的媒体报道中,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其中包括新设本科学校(21所)、更名大学(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6所)和同层次更名(3所)。按照媒体透露的信息,这只是列入专家考察的高校名单,最终结果还需要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最终评议。
不管评议结果如何,但讨论终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一种对大学美好的追问。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已经很明确大学的精神内核,非大楼,更非大名。
当然,就“高校改名”本身而言并无是非。只要改名的原因合理,不浮华,不夸大,不谄媚,既符合院校的属性特征,又拥有人文气息般的辨识度,何乐而不改?这从大传统上而言,也是有理有据。1895年,中国在甲午海战中惨败日本后,变法之声顿起。当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标志着其为中国高校改名最早的高校。而后来的上海圣约翰书院改名圣约翰大学,而京师大学堂也在那时改名北京大学。但由“学堂”改名“大学”的意义,更多是思想开放的过程,而非为改而改。对于,现在的院校更名而言,更多可能是考虑利弊。不得不说,大传统在变化。
1949年之后,政府开始接受和改造旧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也改造为公立大学。如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国立中正大学更名为南昌大学,辅仁大学改称国立辅仁大学等等。这其中不乏政治意义上的考量,但整体上还算尊重大传统。
1952年“院系调整”,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中国几所名校的一些院系被拆出来单独成立大学,最著名的就是北京的“八大学院”,这也开启“地名+学科”命名大学的模式。30年之后,中国高校再一次大规模改名,这次改名基本都是由“学院”升格为“大学”,典型的就是当年“八大学院”的更名模式:北京政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农业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等等。总之就是将名头提升为“国字头”,好像标准也就国标化了。
1993年,国家教委决定设置“211工程”,由此引发了中国大学界的一次大洗牌和一场巨大的改名风潮,很多学校竞相进行兼并联合。如:1994年,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但这一新名字严重影响了招生质量,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再度更名为“四川大学”。这种情况下,更多就是讲利弊。高校不仅仅有精神存在,而且行政上有指标。为更好的招生,只好改名。这种不得不的改名逻辑,有指标的考核,更有来自民间偏好的推动。
2000年以来,中国众多二三线城市的高校纷纷改名,改名逻辑都是“三级跳法”,中高职合并变身职业中专,职业中专立马就变身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再盖上一些大楼,请上一些名人教授客座,一转眼就是大学。这里面有一些院校还算本分,名字改,硬件也在提升。但其中不少院校却是为好招生,除却头衔更换,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均没有任何改进。着实就是“浑水摸鱼”、“新瓶装旧酒”。
当然“名头升级”也要循序渐进,太快也不好,不容易过审批。但基本上离不开四个逻辑:其一,名号上从市到省的升级,从省到华东、华中、华南的区域化升级,再就是国字头化的升级;其二,高校层次不断升级,名号从“专科学校”到“学院”再到“大学”,名号也越来越“洋气”;其三,有的院校甚至和国外大学搞联合办学,生源共享,这就使得名字上更为“国际化”,而且招生口号上也是打着留学保送服务到底的模式,着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四,更名的热潮中,也有行政力量的推动,“学校更名升格后,领导的官位和待遇也会随之上升。比如:处级升副厅级,副厅级转正厅级,这种官僚主义无疑与大学精神背道而驰,可这样的逻辑事实却确实存在。
当然,大学改名的传统延续到今天,更多就是生源导向。这也就让本是精神为先的大学,变成谄媚为先,利益为先。这些年,不少知识分子一再呼吁,大学要精神为重,才能出大师,才能出创新。可惜,当大学不断传出各种丑闻之时,或许这样的期许变得越来越难以践行。部分教授利用职权性侵女学生,甚至导师成老板,这些大学的异化着实也是大学精神难以全面化的阻力。
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很希望自己的大学被社会认可,同时自己就能获得在社会中的某种认可上的红利。相信有这样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因为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大学,这或许也是一种逻辑关系。
当然,说到“改名”,国外的很多大学也有一直“不改名”的,但因学术较为知名,就算名头很小,但却并不影响本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生源质量。这样的大学如牛津大学,早稻田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按照我们的“改名逻辑”,似乎这些院校都很土气,但这些院校却世界闻名。
所以,一直以来很奇怪一件事情。既然我们都很认可“世界逻辑”的高校命名和高校精神。但为何却在自己的国内生出如此虚荣的逻辑,这个问题背后到底是什么机理在作祟,真的是要好好探究一下。名校本身的价值源于什么,这似乎都清楚,但“名校”与“名校”之间却不在名字上,这也是众人皆知,但改名的诉求却总是洪流滚滚,真是一个让人恼火的问题。
另外,近来电影《无问西东》中,也较为清楚的诠释出大学精神和大学传统。时间在变,传统却没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困惑,可这种困惑却从来不是为一个名字,而是为寻找真正的大学初衷和大学精神,让学生更像学生,让人更像人。
日前,我国有46所高校申报更名,国家教育部公示发布后,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近期唐山学院申请更名为“唐山交通学院”的消息引发西南交通大学师生不满,两所高校学生在社交网站上展开“对战”,因为西南交通大学是1970年遵从中央决定,由唐山铁道学院下迁到我国西南地区办学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46所大学申请更名的原因,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类是专科升本科更名,这类更名伴随专升本得到批准。一类是独立院校与母体学校脱钩转设为完全独立的民办学校更名,这类更名伴随独立学校转设,不再在校名中用母体学校校名。还有一类是从学院更名为大学,或者在校名中加上时髦的文理、科技、理工、交通等词汇。这三类更名中,只有独立学校与母体学校脱离更名没有多大异议。
对于高校更名,在各种媒体上舆论一直有质疑,认为这是高校不安于定位,不重视内涵发展,追求“高大上”,可是面对质疑,高校更名热情丝毫不减,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学校的举办者(地方政府)和办学者,都把能顺利提升层次、更名为大学,视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办学的认可(更名评议由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进行),并都认为更名成功后,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迎合社会功利的教育观,我国社会舆论也存在大学比学院好这样的认识,有的高校,从学院更名为大学,就很快收获招生的“红利”,在招生时录取批次提前,考生报考增多。例如,泸州医学院更名西南医科大学,泰州医学院更名齐鲁医科大学等高校,在2018年高考招生中,都会进入一本线招生的范畴。
高校改名到底为什么?请听笔者为你分析。
一、46所高校改名名单。
根据教育部网站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的公示》,目前有下列46所高校需要改名:
二、高校改名原因。
1.专升本更名。
2.由学院更名为大学。
比如北京广播学院改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改名北京科技大学。
3.独立学院和母体学校脱钩,独立成为民办学校更名。
4.时髦。
流行的有“铁道”改“交通”、“水产”改“海洋”、“地质”改“工程”、“钢铁”改“科技”等。
5.增大名气。
以市为名的高校改成以省为名,如岳阳师范学院更名湖南理工学院,烟台师范学院改名为鲁东大学等
6、抹去民办的身份。
比如江西蓝天学院201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学院。
高校的最终目的,都是更名为某某大学
因为大学是高校中的最高命名层次,大学意味着这个学校有比较好的条件,比较好的师资力量,意味着有非常好的生源质量。
高校一般分为,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教学。本科学院,这是二本,三本层次的教学。另外是大学,一般一本,有硕士点或者博士点。
学校名字成为某某大学,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也更能吸引到优秀的师资和生源,所以这些学校热衷于更名。
标签:高校,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