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回答>生活百科>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工作计划

2024-05-01 15:40:51 编辑:join 浏览量:570

扶贫工作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扶贫工作计划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期以来,四川省xx市xx区司法局三汇司法所立足自身职能,结合“法德共进”活动,扎实开展法治扶贫工作。

一是积极与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沟通,对全镇贫困户进行了划分,以片为单位开展扶贫工作。司法所工作人员按照片为单位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及子女情况,对贫困户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寻找脱贫途径。

二是结合自身职能优势,详细介绍村民自治、土地承包、生产经营和农民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进而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用法以及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并向每个贫困村发放《巴中市恩阳区农村法律服务手册》。

据了解,通过“扶贫”与“普法”双结合模式的探索,引导群众明白了只有懂法守法才能脱贫致富,了解了如何以法律途径合理表达诉求,从而杜绝了因为违法而导致贫困。

为了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快全村扶贫脱贫步伐,作为选派到扶贫村任职的“第一书记”,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委决策部署,以攻坚破难的拼搏精神、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克难奋进,奋力夺取扶贫攻坚新胜利,为现实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而努力奋斗。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如下:

  一、摸底调研明底数

下派驻村后及时与乡党委政府对接,会同驻村工作队摸清村情、户情,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具体做好以下三件事情:一是与联点包村工作人员一同和村、组干部座谈交心,宣传中央、省、州、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听取村“两委”的村情介绍,并如何迅速开展扶贫工作交换意见;二是通过入户调查和上门走访,摸清扶贫情况,与群众多交心、多交流,掌握群众诉求,依靠村级组织,借力使力推动工作,并做好分类建档管理;三是立足村情,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深挖致贫根源,依托村上优势资源,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争取争项,抓好扶贫项目落实,着力推动本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

  二、建强班子队伍

在抓好班子队伍上,着力抓实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服从管理,严守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开展工作;二是抓实基层党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着力解决“两委”班子存在的问题,提升战斗力和凝聚力;三是组织开展“四型”党组织创建,围绕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督促党员履行义务;四是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落实各类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逐步迈向小康;五是强化农村治理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逗硬“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促进农村事务公开、公平、公正,彻底清理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引导村民依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六是推动落实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干部报酬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建设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等,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宣传发动聚人心

与驻村工作队开展好党支部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开好村党支部会议,听取村两委班子汇报,了解村情,推动驻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梳理汇总各方意见,为扶贫工作集思广益;开好村民大会,深入宣传中央、省、州、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措施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四、情系农户转作风

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每天对察民情、听民意、帮民困、搞好帮扶等情况开展如实记录,每月汇总、每季上报;建好两本“工作台帐”,结合调查摸底、群众诉求、民生实事、工作推进等情况,分门别类建立“民生问题台账”和“帮扶脱贫台账”,每日更新、倒排工期、加速推进;举办三个“生动课堂”,每月为村“两委”班子成员上好一堂工作能力培训课,为党员干部上好一堂党课,为党员群众上好一堂实用技术培训课;办好一批实事好事,将两本“工作台账”内的工作事项,逐一规划,每月把要做的实事通过一定形式向村民作出承诺。调动一切资源、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和困难。

  五、履职尽责

严格按照“12334”工作法抓实驻村帮扶工作,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抓扶贫“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工作,全面掌握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情况,分类梳理出致贫原因,科学制定脱贫方案,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开展结对帮扶,做到底数清楚、目标明。二抓桥梁枢纽,充分发挥与州、县帮扶单位和XX乡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合力。三抓项目对接,理清发展思路、争取对接项目、做好宣传营销,根据贫困村实际,进一步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对接项目,并动员引导群众全程参与规划制定、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督,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如期实现脱贫。四抓协调相处,处理好村“两委”的关系,在村级事务中坚持“指导、把关、督促、协调、服务”,

与村“两委”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积极帮群众学致富技术、选致富项目、定致富措施,激发群众发家致富的欲望;处理好与XX乡党委、政府的关系,在其指导下开展好XX村各项工作,融入乡发展规划大局;处理好与派出单位的关系,及时向自己单位汇报贫困村情况,争取最大支持,积极组织本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五抓计划实施,协助村“两委”实施脱贫计划,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织协调扶贫项目落地,整合涉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六抓产业基础发展,积极推广“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选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六、廉洁自律作表率

在生活和工作中遵章守纪,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廉政准则,拥护中央的八项规定,坚决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坚持勤俭节约,廉洁做事,清白做人;反对奢侈浪费,廉洁奉公,不攀比,不讲排场,洁身自好;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新时期、新常态下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做表率的好干部。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县下达的xx镇XX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下龙井村全村总人口73户317人,耕地面积1563亩,人均有粮470公斤。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16.3万元硬化村庄道路5条2850平方米;投资9.3万元新建蓄水池1个60立方米,铺设管道3.1公里;投资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0亩;种植经济林果核桃255亩,改良基本农田地25亩;投资0.3万元建标志碑1座。该项目总投资26.7万元,其中省级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11.7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

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xx镇XX年贫困人口反贫率为3.5%。

  二、农村致贫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保守致贫。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缺耕地致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单一的种植业,由于耕地少、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贫。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四)自然灾害致贫。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五)因病、残致贫。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六)因上学致贫。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幺,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三、20xx年工作计划

针对我镇的贫困现状,抓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镇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镇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为贯彻落实《中共潜江市委潜江市人民政府印发的通知》(潜发[20xx]11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落到实处,结合驻村工作要求,潜江市供销社驻王场镇红桥、施场两村驻村工作组,结合两村实际,深入了解,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帮扶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情况

红桥村现共有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04户,共计2912人,其中1100人在江汉油田工作。耕地面积3910亩,其中旱田1510亩,水田2400亩。

施场村现共有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86户,共计2200人,其中移民19户,共计88人。耕地面积3301亩,其中旱田1650亩,水田1651亩。

二、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帮助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促进农民增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会和谐。

三、20xx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一)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摸底工作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驻村工作队按照此次活动精神有关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调研走访,全面把握村情民意,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规划,为今后三年的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健康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握矛盾与主要矛盾。现阶段两村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客观的问题:一是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村人多地少,靠近江汉油田采油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二是农民收入少,来源单一,主要以农业初级产品、传统作物种植、农民外出务工为主;三是主观方面,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视野窄,需要进一步开阔发展思路;四是集体经济薄弱,没有企业。以上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主要矛盾:村民对全面小康生活的期待与现实较低的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结合两村的实际情况,初步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低产的农作物用地转化为虾稻种植用地;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的虾稻共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规模化经营龙虾产业。进行规模化、市场化运作,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四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其具备一技之长,帮助农民兄弟在企业中就业或开拓其他就业门路,增加收入来源。

(四)助推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帮助加强村党员队伍建设,对现有党员队伍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培训管理等措施,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

二是帮助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驻村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要公示、认真走访、建立民情台帐,掌握实情,解决实际问题。

(五)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和纪律,特别是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3、谦虚谨慎,勤奋务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实际行动努力树立干部良好形象,为两村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无私奉献。

4、从严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为基层干部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支持。

一、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走基层”活动的开展,选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蹲点,深入联系村,帮助村上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协助搞好党员队伍培训,增强致富本领,协助抓好党建示范点和示范户建设,全面加强和提升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切实巩固发展主导产业

大力开展科技扶贫,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开展“送科技到农户”活动,为农户购买农村帮扶科普书刊、致富手册等科技读本,结合联系村产业发展特点开展科技帮扶。一是加大烤烟种植力度。二是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猪、山羊养殖产业,协助加强重大畜禽疫病防治工作。三是大力开展农民创新业务活动,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协助聘请有关农村和农业发展科技人才到联系村开展科技帮扶,加快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劳务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

三、继续开展结对帮扶

一是结对帮扶贫困农户,缓解生产生活压力。按照“全体党员干部及全体职工一帮一”的办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村,对困难农户和计生帮扶户开展走访调查,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为困难党员和群众提供化肥、种苗等生产资料和米、油、面等生活必需品,积极捐款捐物,在“七一”、春节等节点开展慰问活动,切实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二是开展党组织共建活动,组织党工委与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一次组织生活和共建联谊活动。

四、帮助改善村办公环境

根据联系村办公环境实际情况,协助村委会积极筹措资金改建支部活动室大门和道路硬化建设,为村上办实事、办好事。

五、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组织开展务工实用技术培训,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指导帮助联系村做好劳务输出。

六、着力维护村社稳定

深入联系村开展调研活动,查找不安全、不稳定因数,建立问题台账,积极帮助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帮助建立村社管理新模式,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

七、深入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积极推进“清洁城乡”活动,打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塑造清洁、文明、绿化、美化的新农村环境。

长期以来,四川省xx市xx区司法局三汇司法所立足自身职能,结合“法德共进”活动,扎实开展法治扶贫工作。

一是积极与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沟通,对全镇贫困户进行了划分,以片为单位开展扶贫工作。司法所工作人员按照片为单位对贫困户进行走访,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及子女情况,对贫困户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寻找脱贫途径。

二是结合自身职能优势,详细介绍村民自治、土地承包、生产经营和农民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进而提高农民群众学法、用法以及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意识,并向每个贫困村发放《巴中市恩阳区农村法律服务手册》。

据了解,通过“扶贫”与“普法”双结合模式的探索,引导群众明白了只有懂法守法才能脱贫致富,了解了如何以法律途径合理表达诉求,从而杜绝了因为违法而导致贫困。

为了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快全村扶贫脱贫步伐,作为选派到扶贫村任职的“第一书记”,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委决策部署,以攻坚破难的拼搏精神、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克难奋进,奋力夺取扶贫攻坚新胜利,为现实与全国全省同步小康而努力奋斗。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如下:

  一、摸底调研明底数

下派驻村后及时与乡党委政府对接,会同驻村工作队摸清村情、户情,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具体做好以下三件事情:一是与联点包村工作人员一同和村、组干部座谈交心,宣传中央、省、州、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听取村“两委”的村情介绍,并如何迅速开展扶贫工作交换意见;二是通过入户调查和上门走访,摸清扶贫情况,与群众多交心、多交流,掌握群众诉求,依靠村级组织,借力使力推动工作,并做好分类建档管理;三是立足村情,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深挖致贫根源,依托村上优势资源,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争取争项,抓好扶贫项目落实,着力推动本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

  二、建强班子队伍

在抓好班子队伍上,着力抓实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服从管理,严守工作纪律,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开展工作;二是抓实基层党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着力解决“两委”班子存在的问题,提升战斗力和凝聚力;三是组织开展“四型”党组织创建,围绕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督促党员履行义务;四是全力推进精准扶贫,落实各类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逐步迈向小康;五是强化农村治理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逗硬“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促进农村事务公开、公平、公正,彻底清理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引导村民依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六是推动落实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村干部报酬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建设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等,努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宣传发动聚人心

与驻村工作队开展好党支部会、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大力宣传党的扶贫开发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开好村党支部会议,听取村两委班子汇报,了解村情,推动驻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梳理汇总各方意见,为扶贫工作集思广益;开好村民大会,深入宣传中央、省、州、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方针、政策、措施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四、情系农户转作风

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每天对察民情、听民意、帮民困、搞好帮扶等情况开展如实记录,每月汇总、每季上报;建好两本“工作台帐”,结合调查摸底、群众诉求、民生实事、工作推进等情况,分门别类建立“民生问题台账”和“帮扶脱贫台账”,每日更新、倒排工期、加速推进;举办三个“生动课堂”,每月为村“两委”班子成员上好一堂工作能力培训课,为党员干部上好一堂党课,为党员群众上好一堂实用技术培训课;办好一批实事好事,将两本“工作台账”内的工作事项,逐一规划,每月把要做的实事通过一定形式向村民作出承诺。调动一切资源、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和困难。

  五、履职尽责

严格按照“12334”工作法抓实驻村帮扶工作,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抓扶贫“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工作,全面掌握贫困村和贫困户基本情况,分类梳理出致贫原因,科学制定脱贫方案,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开展结对帮扶,做到底数清楚、目标明。二抓桥梁枢纽,充分发挥与州、县帮扶单位和XX乡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合力。三抓项目对接,理清发展思路、争取对接项目、做好宣传营销,根据贫困村实际,进一步落实发展资金,争取对接项目,并动员引导群众全程参与规划制定、项目实施和工程监督,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如期实现脱贫。四抓协调相处,处理好村“两委”的关系,在村级事务中坚持“指导、把关、督促、协调、服务”,

与村“两委”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积极帮群众学致富技术、选致富项目、定致富措施,激发群众发家致富的欲望;处理好与XX乡党委、政府的关系,在其指导下开展好XX村各项工作,融入乡发展规划大局;处理好与派出单位的关系,及时向自己单位汇报贫困村情况,争取最大支持,积极组织本单位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五抓计划实施,协助村“两委”实施脱贫计划,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织协调扶贫项目落地,整合涉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六抓产业基础发展,积极推广“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因地制宜选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六、廉洁自律作表率

在生活和工作中遵章守纪,廉洁自律,严格遵守廉政准则,拥护中央的八项规定,坚决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坚持勤俭节约,廉洁做事,清白做人;反对奢侈浪费,廉洁奉公,不攀比,不讲排场,洁身自好;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新时期、新常态下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做表率的好干部。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省级重点村工程建设

按照省、市、县下达的xx镇XX年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的任务指标,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积极组织实施。下龙井村全村总人口73户317人,耕地面积1563亩,人均有粮470公斤。具体建设项目包括:投资16.3万元硬化村庄道路5条2850平方米;投资9.3万元新建蓄水池1个60立方米,铺设管道3.1公里;投资0.8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地20亩;种植经济林果核桃255亩,改良基本农田地25亩;投资0.3万元建标志碑1座。该项目总投资26.7万元,其中省级扶贫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11.7万元(含群众投工投劳)。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建设完工,预计今年年底完成竣工验收。

(二)贫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

加强领导,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xx镇XX年贫困人口反贫率为3.5%。

  二、农村致贫因素及存在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低、观念保守致贫。文化程度低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家庭主要劳力文化程度越低,家庭人均收入越少,越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贫困地区不少农民对商品经济至今还很不习惯,他们一贯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许多农民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信心和勇气,把希望寄于“老天爷”风调雨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非常严重,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缺耕地致贫。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主要经济收入依靠单一的种植业,由于耕地少、技术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差,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获得的收入自然就少。

(三)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致贫。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四)自然灾害致贫。因灾贫困是目前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对这种贫困,脱贫速度慢,是比较难以改变的一种贫困。

(五)因病、残致贫。农民还没有享受医疗保健待遇,农民看病治病,都是自己负担,一年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病稍大一点,一般农民的家庭都承受不起,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在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六)因上学致贫。虽说我们国家的小学、中学都是义务教育,但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少,用在学校上开支也比其它地区少,为了维持学校正常开支,有的学校采取增加收费来保证学经费缺口,如果贫困地区一个家庭中几个孩子都上学,对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导致家庭的贫困。对一个贫困家庭更是无法承受的,要想上大学,只有依靠借债,那幺,这些家庭的生活肯定是走入贫困的境地。

  三、20xx年工作计划

针对我镇的贫困现状,抓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整合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镇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镇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镇将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技能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为贯彻落实《中共潜江市委潜江市人民政府印发的通知》(潜发[20xx]11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把“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落到实处,结合驻村工作要求,潜江市供销社驻王场镇红桥、施场两村驻村工作组,结合两村实际,深入了解,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帮扶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基本情况

红桥村现共有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04户,共计2912人,其中1100人在江汉油田工作。耕地面积3910亩,其中旱田1510亩,水田2400亩。

施场村现共有9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86户,共计2200人,其中移民19户,共计88人。耕地面积3301亩,其中旱田1650亩,水田1651亩。

二、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帮助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推动农村环境整治,促进农民增收,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会和谐。

三、20xx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

(一)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调查摸底工作是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驻村工作队按照此次活动精神有关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深入调研走访,全面把握村情民意,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工作规划,为今后三年的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健康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把握矛盾与主要矛盾。现阶段两村的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客观的问题:一是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村人多地少,靠近江汉油田采油区,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二是农民收入少,来源单一,主要以农业初级产品、传统作物种植、农民外出务工为主;三是主观方面,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落后,视野窄,需要进一步开阔发展思路;四是集体经济薄弱,没有企业。以上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主要矛盾:村民对全面小康生活的期待与现实较低的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结合两村的实际情况,初步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低产的农作物用地转化为虾稻种植用地;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的虾稻共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规模化经营龙虾产业。进行规模化、市场化运作,将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四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其具备一技之长,帮助农民兄弟在企业中就业或开拓其他就业门路,增加收入来源。

(四)助推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帮助加强村党员队伍建设,对现有党员队伍现状采取针对性的培训管理等措施,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

二是帮助加强村干部作风建设。驻村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要公示、认真走访、建立民情台帐,掌握实情,解决实际问题。

(五)加强学习,扎实工作,努力搞好自身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农业科技和农村管理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和纪律,特别是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3、谦虚谨慎,勤奋务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以实际行动努力树立干部良好形象,为两村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无私奉献。

4、从严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为基层干部作表率,以实际行动赢得农民群众的支持。

一、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走基层”活动的开展,选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蹲点,深入联系村,帮助村上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协助搞好党员队伍培训,增强致富本领,协助抓好党建示范点和示范户建设,全面加强和提升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切实巩固发展主导产业

大力开展科技扶贫,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开展“送科技到农户”活动,为农户购买农村帮扶科普书刊、致富手册等科技读本,结合联系村产业发展特点开展科技帮扶。一是加大烤烟种植力度。二是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猪、山羊养殖产业,协助加强重大畜禽疫病防治工作。三是大力开展农民创新业务活动,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协助聘请有关农村和农业发展科技人才到联系村开展科技帮扶,加快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劳务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

三、继续开展结对帮扶

一是结对帮扶贫困农户,缓解生产生活压力。按照“全体党员干部及全体职工一帮一”的办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联系村,对困难农户和计生帮扶户开展走访调查,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为困难党员和群众提供化肥、种苗等生产资料和米、油、面等生活必需品,积极捐款捐物,在“七一”、春节等节点开展慰问活动,切实帮助困难党员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二是开展党组织共建活动,组织党工委与村党支部共同开展一次组织生活和共建联谊活动。

四、帮助改善村办公环境

根据联系村办公环境实际情况,协助村委会积极筹措资金改建支部活动室大门和道路硬化建设,为村上办实事、办好事。

五、做好劳务输出工作

组织开展务工实用技术培训,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指导帮助联系村做好劳务输出。

六、着力维护村社稳定

深入联系村开展调研活动,查找不安全、不稳定因数,建立问题台账,积极帮助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帮助建立村社管理新模式,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建设和谐幸福新农村。

七、深入推进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积极推进“清洁城乡”活动,打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塑造清洁、文明、绿化、美化的新农村环境。

标签:扶贫,计划,工作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回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huida.com/life/6307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