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小天使”就此诞生。可有些小生命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早早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平日提到的十月怀胎,指的是40周的孕期;若小宝宝是在未满37周的孕期就降生的,医学上称为早产儿。一般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不满2500克。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呵护“早到的天使”呢?
现在许多医院专设了早产儿监护室,可以为早产宝宝提供更科学、更安全的特殊护理。早产儿监护室在足月儿室条件的基础上,配备了婴儿培养箱、远红外保暖床等设备,能够对宝宝进行特殊监护。同时,还有固定的工作人员为其进行护理工作,并及时地实施诊断和治疗。
相对于普通的足月儿室,这里还制定了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宝宝不会发生细菌感染。这种特殊的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手段,能为新手爸妈们省去不少后顾之忧。
早产儿由于全身各个器官都未发育成熟(胎龄越短,越不成熟),难以适应子宫内外环境的骤然变化,易发生各种疾病,甚至死亡。早产儿从母体得到的营养储备不足,皮肤屏障功能差,体内免疫功能更差,生活能力低下。而大脑发育不全则是早产儿体弱多病的原因所在,比如,体温调节中枢能力差,皮下脂肪少,早产儿很容易散失体温而发生硬肿症,而穿盖多了,又因汗腺发育不好,出汗不畅而发热,他的体温不稳定就影响生长和活动。
又比如早产儿呼吸中枢不健全,常见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平时哭声弱,体内供氧不足,特别在喂奶后、大便后常见到脸面、口鼻周围明显发青,如有一些黏液或奶液滞留在气管内,他不能咳出,易导致窒息和肺炎。早产儿的吸吮和吞咽反射差,而引起呛奶、吐奶,也容易导致肺炎发生。还有早产儿的肝功能低下,黄疸时间比足月儿持续时间长,生理体重下降后回升的时间也比足月儿长。抗病能力又差,一旦风吹草动,任何细菌病毒对早产儿都是危险因素。但早产儿到一岁时大多数都能赶上足月儿,到一岁时的体重大约9~12公斤左右,以后差距拉近,所以,早产的宝宝在一岁之内必须加强营养,积极防病,新手爸妈要成为早产宝宝的护理专家,细心耐心地护理,为宝宝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监护室。
第一,保温。室温在24℃~26℃,或放进早产儿保育箱内,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
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
第二,喂养和添加营养素。
喂奶量从少量到足量,如有吞咽动作,生后2小时即可喂之。
可先给5%温葡萄糖水少许,再给配方奶粉,如有母奶,可用吸奶器吸出,放入消毒过的盛器内,用滴管慢慢滴入早产儿口内。
天天称体重,每天依照食量的多少和大便情况调整奶量,如果家长能喂养好,到一岁时其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五倍半或更多。
第三,各种维生素的补充。
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是母乳喂养,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
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第四,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居室应尽量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进入。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如果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另外,早产儿的体位一般取平卧位,不用枕头。当体重增到2.5公斤后,才可接种卡介苗。
一岁以内,父母最好能每一个月带宝宝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去检查一次,两岁以后可以两到三个月去检查一次,以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
(实习编辑:吴日途)
标签:早到,呵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