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回答>生活百科>《开到荼蘼》这首歌你听到了什么?

《开到荼蘼》这首歌你听到了什么?

2024-09-17 21:07:44 编辑:join 浏览量:611

《开到荼蘼》这首歌你听到了什么?

谢邀。

开到荼蘼是老爷表示自己以后写不出的词。也是让他觉得“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的歌。

@Tracy 说的很对。这是林夕借师太书名做的歌名。可以说师太对老爷影响很大。

然后讲我的感觉:

荼蘼的含义,则是终结。所谓荼蘼过后,无花开放,过去的文人骚客们常常认为,荼靡花开,代表着一年花季的终结。 《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开到荼靡花事了。

《开到荼蘼》更像是讲了一个虚无主义心态的人,对整个社会的否定。

是对世界万物完全否定存在价值的心态:“每一个人伤心了就哭泣,饿了就要吃,相差大不过天地,有何刺激?”

在否定了伤心、哭泣、饥饿这些代表每个人真实情感的感受之后,副歌部分点出了歌曲的主题:“谁给我全世界,我都会怀疑;心花怒放,却开到荼蘼。”

得到好处,她会想想这些真的是自己值得的吗?给我全世界的那个他,究竟有什么目的?我害怕此时此刻的心花怒放,却让自己走到尽头,无可挽回。

作为林夕的脑残粉。

这阕词得放到这张专辑里看,也要放到当下的时间里去看。

99年的《只爱陌生人》

这张专辑是王菲情变的时候的专辑。林夕自己也遇到了情感问题。这张专辑里12首歌,林夕写了8首。为的就是鼓励对方站起来。这张专辑简直就是我最爱的王菲专辑啊。

摘一段当时的报道:

PS这张专辑里的《百年孤寂》是最爱。

听这张专辑里的歌,总是习惯一气呵成地听。按照这个曲目顺序听:01.开到荼蘼 02.当时的月亮 03.催眠 04.只爱陌生人 05.百年孤寂 06.蝴蝶 07.过眼云烟 08.哔一声之后 09.推翻 10.精彩 11.守望麦田 12.邮差

目的明确。顺序井然,各种治愈。

鉴于问的是《开到荼蘼》,我也就收手了。

关于芝士回答上的单曲分析题。比如这道,我一直在等,等待朋友们都能说说这首歌声音的表情,背后有怎样的情绪,有哪些感觉是第一次听《开到荼蘼》,不看歌词本,就能击中我们的?

「砰!」被击中,《开到荼蘼》理应有这样的效应。华语音乐如此贫瘠的土地上,这样的编制,绝对是令人惊异,被历史记住的作品。我个人认字晚,对歌词的认识也很晚。早年听歌,对歌词本的琢磨也很少,常常听来听去就剩几张裸卡带或裸碟了。没想到到了网络时代,反而成了优势,我可以不用「千千静听」,不安装任何歌词插件,不管网上任何所谓手打歌词、勘误歌词,什么语言就当是鸟语,听得懂就听,听不懂拉倒。这几年被高人教训,还是规规矩矩拾起了歌词本,看制作栏,须知在华语圈,一半多的生意在歌词。

扯远了。《开到荼蘼》盛名在外,倒也是一个歌词被有点「过度解读」的例子。特别是联系到世纪之交、王菲当时的情变,各种分析的文字有时另林夕自己都不胜其扰。如果问我听《开到荼蘼》,我听到了什么?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感觉我还是清清楚楚的,我可以诚实地叙述:

第一次听的时候照例是没有歌词的,我没注意过,也没听懂几句歌词。照道理也是这样。在这样一首特色鲜明的歌曲面前,忘掉歌词的存在实在是太容易了。听《开到荼蘼》,就是听C.Y.Kong,听他的旋律、和声、编配、制作。开头就是小军鼓,这东西多少年才能出来一次?繁复的节奏贯穿全曲,甚至会给人进行曲的感觉。王菲穿插的失真音色对于没什么见识的歌迷听来,足够屌足够屌了。弦乐的铺陈华丽成熟。主旋律清晰清楚,足够有趣,这样才能把整首歌撑起来。

整体听下来C.Y.Kong是迷幻的、颓废的、个性的,但是繁复华丽不吵闹,安排绝对是清晰有章法。C.Y.Kong、Alvin Leong、林夕联手把港式的巅峰编曲制作带到了国语专辑,带来的效应是大家都看得见的。这和张亚东带给王菲的东西又有所不同。王菲在合适的时间,总能和对的人合作,这就是牛逼的地方。当然这又是另一个太大太大的命题。

C.Y.Kong 的demo总是会做到一个相当完备的状态。这首也不例外,他一个人捣鼓捣鼓就是一个几乎能发表的作品,别提有多靠谱了。有兴趣可以去听听。他靠谱的工作也常常能激发歌手的状态,《开到荼蘼》里王菲的唱腔达到了稳定,每次现场也几乎听不出来什么问题的。编曲当然帮大忙。同理之于陈奕迅,《浮夸》其实也是最令人放心的。

C.Y.Kong 离异后,如果没有隐瞒的话,就还是一个单身汉,也是个工作狂,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生病挺勤的;不太会料理吃食,po出来的照片看上去基本难以下咽;没什么工作就不太回港。这几年工作减产蛮严重的,我担心他又悄悄地就二度归隐了。毕竟是一个让我们听出汗水和泪水的音乐人,还是希望那些音频工程界面的图片在微博上不要消失。

失恋之后随便找些老歌听,于是听到这首。

惭愧,这是我第一次听王菲的歌。在十几年之后,她的唱腔听起来依旧如此独特,王菲之后再无王菲;C.Y.Kong的编曲现在听起来依然前卫;夕爷的歌词依旧像软刀子毫不留情地在心上划出一个口子,尖锐得毫无90年代特有的那种只关情爱的软绵绵的老气。

失恋了之后消沉了一段时间,也一直在思考究竟当我们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听到这句歌词的瞬间,有种顿悟的感觉:

每一个人 碰到所爱的人 却心有余悸

所有事情都没差,包括心底的惊涛骇浪,包括开到荼靡的爱情。心有余悸,这也是爱情的一部分。

(有预感三个月后再看这个答案,我会笑自己的矫情.....)

窃以为这是林夕最好的词。

这几句很绝。都快悟道成佛了。

林夕以人看蝼蚁的视角开题,让听众以一种宏观的视角来看自己。写那种渐渐成熟和世俗化的过程,觉得年少追逐的牛X的人也不过如此,自己也不过如此,大家都是凡人,没什么了不起。

感觉是那种什么都不愿相信 什么都不大在意的虚无主义者的人生观,语气里有目空一切,有自嘲,有嘲讽。 什么都无差别,没有刻意在乎的,没有格外看起的,世间尽如蝼蚁,包括你我。

这还不是全部。

我总觉得这首歌最戳到我的是结尾句。

再这样一首满含轻嘲(啊我也很难形容是什么感觉)的歌里,王菲随性慵懒的声线轻轻地吐出这么一句。

我们都如此平凡啊,在我们中二或不中二的时候,即便我们多么目空一切也好,多么通透也好。

遇见那个人,却总是心中惶惑,悸动不已。

这首歌让我无数次骄傲和自卑的时候让自己变正常

林夕说《开到荼蘼》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几千首歌词中选出一首“最”,应该不那么容易吧。于是,我抱着虔诚地心态反复咀嚼歌词,但仍不得要领。无奈求助芝士回答,终于发现这样一段隐情:

拿着这把钥匙去解读歌词,繁重的大门轰然洞开。说到底,无非是劝慰他人,放开情“结”。只是劝得太狠,顺带着把世间的一切都解构开来,透着浓浓的虚无感。

以蚂蚁开篇,透着佛家众生平等的理念,所谓“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从一开始,夕爷就解构了“色相”,这种基调纵贯整首歌曲。

接着,继续解构情感和食欲。前面说“偏差没有一毫厘”、这里说“相差大不过天地”,反正是林夕,怎么说都有道理。

主歌把大概念解构之后,副歌的劝慰就水到渠成了。既然每个人都差不多,所以,你也不用对自己的遭遇歇斯底里了。当然,也不要对辜负你的人死心塌地了。

把感情寄托在“不外如此”的偶像身上,显然是不靠谱的。寄托于外物,最终必然落空。

最后,只能自己和自己将就。

即便某人能给一个令我心花怒放的世界,我也不得不怀疑那只是迟暮的夕阳。就像盛开的荼靡花,预示着此后的凋零岁月。(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是春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开放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

解构主义在这里达到高潮,人和人的差别其实没有那么大。谁比谁容易?人生是苦多乐少。潜台词是,你也就不必太过伤心。

歌词结尾,回归开头的蚂蚁,小学老师怎么教来着?首尾呼应。用蚂蚁来说人,相遇与分离又有何关系!

只是,即便如此开解,也难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难免心有余悸。

围绕这首歌写过一篇煽情小文章,引过来聊作参考:

下午和一个故友聊天,晚上下着雨又和另一位故友打了一通电话。栏外点滴疏疏落落,昨夜的胃痛,未来的渺茫不可测,今天的百无聊赖,担忧惶惑与苦痛,聊来聊去成了互相倒苦水。发一些长长短短的感慨,终于归结到生活的无意义,“生活不就是这样么”苦笑又叹气,好像少年一下子白了头。

搁下电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了王菲的这首歌。荼蘼花开在春末,它的盛放,是绚烂缤纷春天的句号,繁华之极,转眼凋落。《红楼梦》里群芳开夜宴一章里麝月抽到的签上写着“开到荼蘼花事了”,说的大概也是盛极而衰,三春过后群芳尽的意思。

林夕写的“心花怒放,开到荼蘼”,我却不太懂,尽管荼蘼两个字在眼前,就好像嗅到那鲜腥的、充盈的、密密麻麻拥挤着的烟熏火燎的湿气。

这句之前的意思,伴着失真迷幻的摇滚编曲,倒觉觉得真切的紧。那么多的人,那么大的世界,高的山,远的海,偶像也好,上帝也罢,想想不过如此么。无所谓,无所顾忌,无所好奇,也无所挂念。走在路上的时候摇摇欲坠,飘忽不定,耳边嗡嗡嗡响个不停。既空虚又痛苦,既自怜又自弃。你说矫情,可是人不就是这样么,伤心了哭泣,饿了吃,你又是多美丽,多甜蜜。逃得掉么。

这样想着,荼蘼花开也是这样吧,痴狂,陶醉,混乱,虚幻,悲壮,绝望。

这一秒有所感动,下一秒就无聊,恍惚的时候,好像被海浪裹挟着,翻滚、飘荡、眩晕、像一块黑色的木头。

想的远了,就想到宗教,想想还有那个终极解脱,终极无聊和终极解脱。

林夕你真是够了。

可是歌里唱着,当嘈杂混乱的摇滚伴奏骤止,整齐悲壮的提琴出场,王菲唱的是“每一个人,碰见所爱的人,都心有余悸”。啊,触目惊心的四个字,心有余悸,心有余悸。终于明白林夕要讲的是这个,整首歌,大概是一个女子绝望的失恋吧。

原来,之前的绝望,苦楚,无聊,看透,死心,空虚,幻觉罢了。荼蘼花开的多烂漫,大朵大朵的白色塞满了整个世界,树丫,枝叶,天空与大地。一场失恋,刻骨到无聊无望,抛弃了世界。她真看透了么?答案想必是清楚的。绝情恨在深情。

林夕据说是好佛理的。佛家追求的是涅槃,从六道轮回中解脱。他真的相信么?

又想起另外一首歌词《难念的经》:“啊 舍不得璀璨俗世啊 躲不开痴恋的欣慰啊 找不到色相代替啊 参一生参不透这条难题。”经难念,梦难圆,古往今来,熙熙攘攘,潮起潮落,一道难题谁又参透了。百臂千手都防不住,遑论你你我我。想不开,舍不得,找不到,放不下,参不透。我们是整齐的、偏差没有一毫厘的蚂蚁,是在烂泥里甩着尾巴挣扎着的乌龟,恐怕也是璀璨美丽的俗世众生。没法吞风吻雨葬落日,欺山赶海践雪径,还是饿了好好吃,伤心哭一场。

你给我听好,想哭就要笑。烦恼会解决烦恼。哪里来的那么多。

晚安了,我爱的各位,愿你们安好。

幾次差點被車撞死耳機裡都是這首歌

这首词让我十分崇拜林夕,但也让我从此忌谈偶像二字。

有太多太多魔力 太少道理

太多太多游戏 只是为了好奇

还有什么值得 歇斯底里

对什么东西 死心塌地

一个一个偶像 都不外如此

有次坐在大巴上,听到这首歌,就感觉道路两旁都开满了彼岸花,天黑了下来。

现在只要一听到这首歌,依然感觉深陷地狱无法自拔。

那个感觉,就是万事万物,唯心所造,心如地狱,身如地狱。

既然都来到了地狱,那有何妨。

一首我爱得不得了的歌。

寥寥数笔。

先来说一个故事吧。

初中。

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遂展开攻势。

送了一盒巧克力。

直接被回绝。

没有可能。

心如枯木。

坠入海底。

无意中听到了这首歌。

波澜起伏。

首先是不甘心。

它美不美丽

偏差有没有一毫厘

有何关系。

为什么不成功的偏偏是我?

不停的质问自己。

下一个阶段就是伤心。

哭天抢地,不能自己。

谁曾伤天害理

谁又是上帝

我们在等待

什么奇迹。

时间冲刷掉了感情。

最后剩下自己

舍不得挑剔

最后对着自己

也不大看得起

谁给我全世界

我都会怀疑

心花怒放

却开到荼蘼。

想想看。

没什么大不了的。

没能留住你。

我的心尽管不温暖。

但是我终究还是会被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只要我还有这一颗可以去爱人的心。

又过了一段时间。

碰见所爱的人

却心有余悸。

到底还是没能想开。

一个心结就在那里打成了死结。

谁也无能为力。

那还是再来说说这首歌吧。

这首歌是失意者的不忿的述说?

不对吧。

这首歌是迷路者在情感沙漠的蹉跎?

不太对吧。

这首歌是看开了的人的把所有事情看得风淡云轻的心态?

也不对吧。

一千个人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听众里面也有一千种异于别人的心理情感。

在我耳中。

这首歌。

明明每一个词都不甚华丽。

明明每一个词都平庸到底。

明明每一个词都浅显易懂。

却又每一个词都完美无比。

却又每一个词都无懈可击。

以上。

曾经一个能让我奋不顾身的一个人,终于死在我不肯破灭的梦里。毕竟我只有一个人生,不必慷慨赠与不值得之人。

我像是困溺于深海,而你恰好经过。每一次的挣扎,都是在期待你会救我。每次我差点淹死的时候,我顽强的生命力又促使我抬起头颅。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徘徊着,我的心力也渐渐耗尽。突然有一刻,我仿佛明白了,ta终究是不会救我的吧。心中万念俱灰,也放弃了挣扎。我摸了一下胸口,居然不感觉痛,可能是承受了太多所以麻木了吧。当我沉下去的时候,一颗从小仰望的星星悄悄坠落。。

万念俱灰的时候写出来的吧。

开到荼靡花事了,万物皆有始终。这首歌名字起得文气,歌词却尽是大实话。有次在路上听,一位大妈问唱的是什么,给她看了歌词以后喜爱异常,说要不是名字不够通俗,这首歌应该再火上百倍。

让王菲唱也真是找对了人,别的歌手翻唱的腔调,是装作满不在乎,王菲唱起来,是真的满不在乎。

每只蚂蚁,和谁擦肩而过,都那么整齐;每一个人,遇见所爱的人,却心有余悸。

到头来一切都不过如此

标签:首歌,开到,听到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回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huida.com/life/26273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