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魏书生老师写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给我很多启示,当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某些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翻阅这本书,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它使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质是多么的重要,如何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所需求的东西何提高自身素质,正确面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环境能够做到这些,从魏老师的书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迪:
一、教学思想的转变
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后,内心深有体会,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创新教育,教师在思想上都应有根本的转变。这转变就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起跑线上有欲望。魏书生老师在教学上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我们从书中看到:魏书生老师没有讲什么,学生就会了,魏书生老师没有做什么,学生都自己管理好了,魏书生老师不在学校期间,学生照样正常学习和生活,魏书生老师不用批改作业、作文,学生自己就能完成,收效却很好…可为什么我们就学不来呢学生就不可以呢究我们看到魏教师的这些做法,并非信手拈来的,这完全是他不断刻苦研究探索出来的.即日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教学上要学习魏书生老师,要学习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只有教没有学不是教学,只有在教师组织下积极参与并实现有效学习,才是教学。其次,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习活动。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强调要确定学生的主体性,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对教师的要求,更不能理解为不要教师的作用。魏书生老师严格规定教师在课堂讲课的时间不可以超过25分钟,这样学生在课堂动手,动笔和发言时间就可以不低于10分钟.从这样的规定中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二、生活思想的转变
对人生,我们缺乏像魏书生那样高远而透彻的哲学思考。他把人看成真、
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世界。这并不是没个人都能掌握的辨证哲学观念,而他却能够。所以他才能尽力地使自己透明、纯净,不断地扩大自己心中的那一片净土,以坦诚面对同志,也面对学生。由于我们缺乏这样的气度与胸怀,便常常陷于烦恼与疲倦之中。常常抱怨学生不听话,不理想;渴望同志之间的理解,又无从求得;渴望领导的信任,又不尽如人意。这种抱怨正是自己制造的绳索,捆绑着自己,人生的步履才这般艰辛。
这次阅读感受较深的一点就是魏书生老师的那颗平常心。他的格言:“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是呀,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工作也如此。如果我们不是用一颗平常心看待生活,去对待生活,去对待工作,那么生活和工作给我们的便是无尽的烦恼。与处理好工作相关联的是人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其实人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呀,每天人都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魏书生说的好:要用宽容当宰相,用勇敢当将军,用勤劳当大臣,用明智当君王,那你的内心世界就能国泰民安。反之,让狭隘当宰相,让懦弱当将军,让懒惰当大臣,让昏庸当君王,那就完了。可以说,更多的人才不是被社会摧残的,而是被自我埋没的。
他认为我们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让我们享受到为国家、为人民、为集体、为他人尽到责任的快乐。不要怕吃亏,要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享受。大事没得做,我们就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长了才干,练了本领,多了见识,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大显身手,同时他还强调作为一个育人者要努力改变自我,做到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多互助,少互计;多学习,少批判;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人生在世,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不能白来一遭。现在社会稳定,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只有怀着感恩的心,用“享受”的心态适应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无谓的心态,有一颗快乐的心,才能不把眼前的暂时的困难当回事。
三、教育心态的转变
书中,魏老师曾经说过:“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你每天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你将每天生活在地狱中”。对于我们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极强的学生,教育起来可谓困难重重。但如果我们把那些琐事天天记挂在心上,旧的烦恼还没去,新的烦恼又接踵而来,那只会是愁上加愁,这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极大的损伤。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欢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欢乐的能力。”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在自寻烦恼,杞人忧天,被自己精神枷锁所束缚。所以人要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开朗乐观、积极进取,勇敢面对。魏老师建议我们学习阿Q精神,带着镣铐还能继续快乐的跳舞。如果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就试图改变一下自己,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经验丰富起来,同时轻松快乐起来。
教师这个职业就象是万金油,方方面面都需要涉及,不仅在文化科学知识上教好学生,更要在怎样做人上下工夫,没有耐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学生有时候做错了事情,老师可能会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但有些时候,学生一错再错,老师也会有发脾气的时候。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的做法特别令人佩服,即使是在批评学生,他也不是厉声恶语。尽管有时要发脾气,他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克制自己,以极大的耐心与学生进行沟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他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我们必须坚信我们会做好的”等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他是老师的助手和朋友。同时,他以自己的爱心感动着每一个人,魏书生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他在差生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热情,使所有的同学共同进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班主任而师者的意义更为重大。在学生的心目中,任课老师除了对人生的方向有决定性影响的,一般的印象并不深刻,而班主任老师却始终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记。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的一句话顶家长的十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给我这样的体会,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是最崇拜的、最信赖的。几十年的教育生涯让,让我深深感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的关键。通过读书,我深刻体会到,为人师者,就要处处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会关注每一个活生的心灵,用“真爱”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推掉压在无形生命自卑的巨石,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洒满阳光,特别是残疾孩子。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品德、行为,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如:在卫生大扫除中,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我每天提前早到校,首先拿起扫帚带头把卫生区打扫的干干净净,到教室里拿起抹布,擦桌子和学生一块打扫教室的卫生。虽然他们是些残疾孩子,看到老师在干,也主动的干起来。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这样,我不需要过多的鼓动性的语言,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他们都自觉地按照老师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并且在质量要求上还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干的又快又好。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与这些优秀班主任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做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却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班主任必须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残疾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这些残疾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用爱心去感化、去关心、去教育,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对我们这些学生既要爱又要严。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自食其力的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读过《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之后,感觉他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处
处都是发现,处处都是人生感悟的奇妙境界,在他的世界里,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气质,让人仰慕,望尘莫及。自感眼界有所拓宽的同时,从中也学到了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借鉴的一些可行的做法。当然,在品味魏老师的感慨和收获时,有些地方让我与实际的情况相联系,也引发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给我更多的是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标签:读后感,魏书生,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