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这一内容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两头植、两头都不植、封闭情况下的植树问题(一头植和一头不植)这三种情况。w我选取的是第一课时两端种植,怎样才能让学生即能学会,还要学的轻松呢,我反复研读教材,两端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模型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我这节课重点教学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奇妙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渗透“以小见大”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风景,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同时改小数据,将长度改成20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段数+1,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可引导通过“以小见大”数形结合来找规律加以验证,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活动。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这节课的设计依据了认知规律:通过例题感知间隔,以例题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探讨对象,了解植树问题实质,多角度应用拓展。从而不失时机给学生渗透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将来的后续学习积累更丰富实用的思想经验。
二、关注植树问题模型的拓展和应用,反映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间隔,由于路线不同、植树要求不同,路线被分成的间隔数和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现时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安装路灯、设立公交车站等等。让学生从中悟出植树问题的模型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学生已经自主地寻找到植树中前两种的规律后,我适时的提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植树的情况呢?通过学生的举例,让他们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它,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整节课,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表现的很活跃。
三、本节课的不足:
1、把学生对于段数+1应做更多的探究,部分学生并没有理解这个知识点,只会运用,应再多加讨论,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因。
2、一堂课上下来,觉得还是对学生扶的很牢,没有完全放开,以至课堂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期待日后调整改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这节课我很尽心尽力,但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新的教法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过程,总在摸索中不断完善。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参考了很多资料,学习了很多方法,为的是让这节课的遗憾能少一些。我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及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得到深度的渗透。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我执教的这节课整体是成功的。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使学生明白:路长、间隔长度、间隔数、棵树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猜想种的棵树,通过画图验证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100这个数字在这道题中显得数字有些大,将长度改成20米、25米,再次进行画图验证。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间隔数+1=棵数。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难点的突破。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有待改进:
这节课的练习设计不够精,因为希望把尽可能多的题型呈现给学生,所以没有把握好教学时间。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教学的度,相信学生的能力,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我感觉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时过高的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造成站位过高的局面。今后的教学中要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对学生的评价语太单一,我觉得我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应该让自己的评价与表情结合。
一、教学设计有深度、有厚度。
教学设计分两条线走:一条线以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为线索,使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生活问题——猜想验证——建立模型”不断数学化的过程,较好地实现了由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过渡到相应的“数学模式”,为上升到更抽象的数学高度奠定了基础。然后又让学生运用模型解决问题,把数学化的东西又回归于生活,也让学生再一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条线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
对于植树问题的探究,不仅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摆学具的方式自主探究、寻找,而且结合线段图、摆学具,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两端都种时,棵数会比间隔数多1,多的1指的是哪一棵树。让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由反复的修改,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对教材研究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对教材看得有多深,才能使你的课堂有多厚”的道理。也让我知道了自己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二、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堂课,我都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我知道,只有学生自己想学、愿学,才能主动地学,并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对于重点部分的引入,即探究两端都种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测得到答案。
当几种答案产生冲突时,再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后的探究部分我就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用线段图探究植树问题规律的方法。由此把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为下节课自主寻找另外两种植树问题的规律时,学生就比较轻松愉快了。
三、注重教学思想的渗透和学习方法的传授。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都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当学生用一个线段图证明规律时,适时点拨。用一个线段图就能证明它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吗?再画几个试试(以小组为单位,分组研究)。交流时,让不同的学生说出用不同间隔的线段图得到同一个规律,实际就是向学生渗透不完全归纳法。在展示交流部分,通过对比10个间隔与2个间隔的线段图的难易,对比画一棵树和用一个点表示一棵树的难易,让学生体会简化的思想。通过找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并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体会化归的思想。对于学习方法的传授,整节课都特别重视线段图的运用。
当然,这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列举几条:
一、教学时间安排欠妥。有的教学内容没有来得及出示,有的内容讲解比较仓促。练习巩固时间不充分,没有检测时间,使教师没有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心中没底。
二、本节课,我本想借助一一对应的思想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所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可是没有深入去理解植树问题中所蕴含的一一对应思想。所以,感觉得出的规律有些牵强、抽象,没有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没有把一一对应的思想与植树规律结合在一起,没有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对学生评价这块显得能力不足。对于学生的评价如何做到即准确又有深度,还要具有启发性,这是我还得努力学习的方向。
四、数学课关键在于“说”,以说促思,以说引思,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正确,以便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改变教学策略,但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明知道应该让学生多说,但是由于时间问题,就把学生说的权利剥夺了,而去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这是我一贯的通病,我争取改正,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一堂课下来,发现自己真的还有那么多的不足之处。反思自己,今后还应加强学习,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优秀课例,特别应该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运用于实际教学之中,逐步完善、改正。希望能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改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调控、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使自己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理解“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最终掌握植树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本节课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效率也高,较好地展示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优势,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规律:
本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设计不同的植树方案,有利于学生发挥小组交流合作的优势,学生在相互的表达和倾听中促使思路的清晰化,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练习的设计独特、新颖、有梯度:
本节课的教学我既注重教学过程,也注重教学效果。在练习环节中,我设计了有梯度的练习,体现了分参次教学。同时我还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树相关问题,有效实现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目的。
由于练习的解答采取竞赛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节课,我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应用结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做了适时的点拨。
这节课也有我颇感不足的地方:
1、那就是我把学生估计过高,我以为只要学生弄懂了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之后,解决植树问题就就应没多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出乎我的预料,因为有一部分学生明白了全长和间距不会求间隔数,我以为这是学生早已经学过的而且经常用到的,所以没个性的复习,导致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下手。
2、在时间的分配上我前松后紧,在规律的寻找和简单应用中花费的时间有点长,以致后面的练习很仓促。
3、在教学过程中,因担心上不完,当遇到学生“答非所问”的.时候就表现的很急躁不能静下心来仔细地听完学生的发言;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这节课给人留下了很多遗憾之处,但它毕竟是我自己的产物,是我对新的教法的一种大胆的尝试,而且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为了让每节课的遗憾能少一些,我会继续为之努力。但愿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的更远。
画图理解加强训练:
植树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刚接触植树问题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则更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我觉得让学生画图来理解深化,更好一些。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理解题意,找到其数量间的关系,而且能很好的培养其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初步感知三种情况:两端都栽棵树=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两端都不栽棵树=间隔数-1。等学生找到规律后再解决这类问题就简单多了。
数学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对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忘性较大,很多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的很好,但时间一长,就会遗忘。这样,就要求教师注重平时的.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
走近生活把握细节: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与植树问题有关的生活题型,如插红旗,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理解数学现象,并运用规律解决形式各异的生活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学生的质疑,间隔长和间隔数之间的区别,两端和两边的区别,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构建,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虽然我创设了情境,但学生仅凭一次体验是不可能全部达到继续建构学习主题的水平。可以利用线段图或者实例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
“植树问题”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及封闭图形。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大家都熟悉的手为素材,从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手指数的关系。
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
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创设浅显易懂的生活原型,让数学走近生活。
课前活动时,我选择学生的小手为素材,引入植树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手指并拢、张开的活动中,清晰地看出手指的个数与空格数之间是相差1的。然后做快速问答的游戏,使学生直观认识并总结出了间隔和点数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探究之乐。
生活情景图引入后出示实例图示,引导学生在观察、点数形象图形后进行填表,发现两端植树时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对实物图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将形象的图形抽象成线段图,让学生在脱离实物图后,依然能够发现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在电脑演示中学生直观的体会到了植树问题中相关的量,在观察思考后学生则进一步验证了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这节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设备,所以课堂容量较大,但是也造成个别学生吃不透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适当进行取舍,照顾好中差生。
本节课研究的只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这种思想的渗透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寻求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方法,那就是从简单问题、简单事例入手,寻求规律,通过规律的得出,最终解决问题。
教学上我采用“自主——互助”的策略,力求让学生依据自学提纲及要求,通过独立思考,把不明白的问题与他人交流合作,使学生在不断地操作和交流中,经历发现和感受的植树问题的过程。环节如下:
一、通过课前活动,以大家都熟悉的.上操站队为素材,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
二、以自研题为载体,实现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突破。
为此我设计分别在15米、20米、25米、30米的公路一边植树的问题,先让学生明确自学要求,然后根据要求独立研究与自己编号对应的一题,重点让学生通过画图栽栽看,发现一棵一棵种树关键是要找准间隔数,在经历了从简单事例入手之后,各部分名称的实际意义已经得到了强化。
与此同时,植树问题的一般解法也已经得到了归纳。然后用找到的规律去解例1中的在100米绿化带上植树的问题,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学生对植树问题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
四、通过达标检测活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改进自己的教学和跟踪辅导提供有利的保障。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出示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近一步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下一节数学课做好铺垫。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我所执教的《植树问题》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本节课我主要研究的是三种情况都种的植树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我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着力想解决好以下问题:
如何让学生经历一个“将复杂问题转化为一个简单的问题来研究,再运用所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五指的手指个数与手指缝之间关系的探究,在直观形象的手指演示中学生直接感知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了间距在生活中的应用;在突破本课难点部分我通过一棵一棵的种树的课件演示使学生产生了对植树问题中这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否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棵一棵的.种太麻烦了….”学生产生了这样的思想,确定了“转化的需要”,接下来,实施策略的产生与方法可行性验证;学生给出了例题不同的答案,此处留空白,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摆、数、画等方法探究出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存在:棵数=间隔数+1,反过来验证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操作完成了数学思想的建模。但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植树问题屡教不会?”我进行以下反思:
首先,我只是在奥数课上系统讲解了植树问题,在我们的数学课本中没有作为一个知识点出现,只是出现在练习题目中,所以我们没有在课堂上拿出时间进行系统的讲解。
其次,无法将脑海中的数学模型与实际的植树问题联系起来。虽然记住了“五根手指四个空”但是却无法与实际的安装路灯、插彩旗以及种树等问题联系起来。他们不知道手指的间隔与种树、安灯和插彩旗有什么关系。
再次,当我们在讲解植树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是这样讲解的:“同学们,600米的小路,每隔5米一棵树,咱们现在求间隔?”学生很容易列式:600÷5.然后我们问这样结束了吗?学生说:“没有,还要加1”。只是在一问一答的模式中教学,从来没有让学生自己通过画一画的方式来种小树。如果在讲解的时候。结合手指,然后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画一画,数一数到底间隔数和数学的棵树之间的关系,自己动手发现的规律远远比我们告诉的记得牢的多。
有了这次植树问题的教训,以后再遇到像“植树问题”这样的典型问题时,我一定会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然学生通过充分的动手体验去获得知识,这样远比老师告诉他的效果好!没有一堂课是完美的,我的这节课依然如此,但是我相信,只要不放弃努力,不放弃前进的脚步,我们会继续不断的探索下去。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单元中有《根与茎》一课。关于茎的部分,需要认识茎的不同形态与功能。
室内教学过程:课前我请孩子们带来了芹菜。上课后,我抛出第一个问题:指一指芹菜的茎在哪?发现孩子们对芹菜的哪些部分是茎并不清楚,在帮助学生分辨出茎之后,我在黑板上画了大树,让他们判断树的茎在哪儿?很多学生认为树叶的叶脉是茎,而认为树干及侧枝是茎的同学仅获得极少数支持,看来孩子们的潜概念比较模糊。介绍完了大树的直立茎后,还需要认识更多不同形态的茎。这一部分我先请孩子们回忆生活中见到的不同植物的茎,从他们的反应上看,比较吃力。当有个孩子提到爬山虎时,我了解了一下有多少孩子知道这种植物,大约占全班三分之一,低于我的预计,看来爬山虎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很陌生。接下来我主动提出缠绕茎的代表植物――牵牛花,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可以理解,但当我问及哪些植物像牵牛花一样是缠绕茎时,举手者寥寥无几。
在对室内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后,我将本节课的主教学场地移至室外,利用校园内现有的植物资源展开教学。
室外教学过程:我先和孩子们一起辨别芹菜的茎,并由此得出茎处于植物的中间部位,连接着植物的根与叶等,把植物的各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接下来,我们来到校园里的水杉旁,认一认这是什么树,它的茎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对水杉的高度很有兴趣,我在这时提出了水杉的茎是直立茎,并且在孩子们描述的基础上补充了直立茎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到校园中继续寻找有直立茎的植物。银杏、樟树、梧桐等高大乔木都在这一过程中顺利归入直立茎的行列。行至紫藤长廊,大家停住脚步仔细观察。发现每一株紫藤都倚靠着一根石柱,由数条粗细不同的茎交织,且部分紫藤的茎已缠绕着石柱,而更多的枝条则覆盖着长廊顶部的横档,形成一个天然绿色的顶棚。孩子们纷纷动手触摸紫藤的茎,有的在一根一根的数着茎,有的顺着茎仰头向上看,没等我问,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怎么有这么多根茎啊?这些茎怎么缠在一起啊?看着他们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我顺势问:“紫藤的茎和刚才看的茎有什么不同?”孩子们从各个方面说出了不同之处,“你们看,紫藤如果离开石柱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向高处生长?”“如果给这样的茎起名字,叫什么茎呢?”在近距离观察的基础上,这些问题很快就有了答案。接下来,我指着紫藤问:你还见过哪些植物和它一样,需要搭个架子,或者扯个绳子,找个支撑的东西缠绕上去生长的呢?和教室内的沉默不同,孩子们说出了丝瓜、葡萄、牵牛花、黄瓜、葫芦等多种植物,这些植物中有些属缠绕茎,有些属攀援茎,如何辨别及归类,我需要一个切入点。这时,一个孩子提起了爬山虎,我抓住时机问道,爬山虎的茎是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的.吗?孩子们开始回想,其余的孩子也将信将疑,我顺势说道:咱们的校园里没有爬山虎,但有蔷薇,它的茎和爬山虎有点儿像,我们一起去看看,于是我们一起来到校园围墙边研究起了蔷薇的茎……
以上两次教学,虽然围绕着同一教学内容,但效果差异是明显的。反思室内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如下:
首先,源于我对学生基础知识的预计不足。现在的孩子虽然见多识广,但对植物方面的知识却并未“与时俱进”,很多时候对植物的所谓观察仅限于“走马观花”,也许他们吃过的蔬菜水果品种很多,在植物园见到的奇花异草也不少,但并不代表他们对植物的了解就会增加。很多时候,他们对熟悉的植物既说不出名字,也不了解其功能结构,见多却未必识广。
其次,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一些以往的常见植物越来越稀有。如教材中攀缘茎代表植物――爬山虎,确实难觅其踪影。在我们孩提时代司空见惯的牵牛花,也只偶尔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中经常摆放的一些绿色观赏植物,懒人植物,或功能性植物,如吊兰、仙人掌等。
再次,是一种“纸上谈兵”的教学习惯使然。一位学者在对比中美两国在科学教学上的差异时曾说过,中国的科学教师只要能够用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他们就不会去动手。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在教室内对着书本、对着图片展开教学,却省略了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去大自然中进行观察与研究。
以上两次教学经历,让我对《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的教学有了更多感悟。
首先,孩子们需要与植物的亲密接触。这种接触与随意的浏览相比,是老师有意识有目的组织的观察活动,文字介绍与精美的图片都没有活生生的植物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让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孩子们面对植物时是没有头绪的,他们可能更多的关注植物的花或果实,但对其他部分鲜有印象,而在老师有目的的引导之下的观察比以往更加细致,更加有针对性,收获也更多,以往很容易被忽略掉的东西在任务驱动下,问题指引下,学生会更多的目光,他们会主动调用多种观察手段与方法去探索想要的答案。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领域。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形成活动主题的,其实最初学生感兴趣的也是那些自然界形形、变化多端的现象。我们可以以学生提出的这些感兴趣的现象和问题出发,以探究活动为核心,形成小型易操作的研究性学习小课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一、创设有效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学生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什么都想知道,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更多是随意性和盲目性。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发现和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定期性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动植物的生长、校园的环境布置等等,然后让学生讲述各种现象,从现象中提出各种问题,师生共同整理提炼出较有价值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创设情境等手段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仔细观察中思考,提出问题。如,在“校园里的落叶树”的研究性学习中,已到了寒冬,可校园内植物出现反常现象:王晶同学发现柳树、银杏长出了嫩叶。接着老师和大家一起观察,发现其他枫树落叶了,可还有三棵枫树没落叶,依然红艳娇嫩。大家便把“校园里的落叶树”作为本次综合实践的研究课题。
二、引导独立预设,拓展探究思路
猜想与假设是研究性学习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一阶段,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是少数学生由观察思考而提出的,其他学生看似认同而已,并没有真正形成大家的问题,深入思考的学生显然不太多。教师这时不应急于让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应让学生先通过实地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初步猜测和想象,形成假设雏形。再在课堂鼓励学生在猜想假设中进行大胆的`想象,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形成并拓展探究思路。
如,三年级“校园里的落叶树”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提出“落叶树为何不落叶”的探究问题后,学生先对校园内的那三棵枫树进行实地观察,到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每位学生在此基础上都对这寒冬中的自然现象进行推断、猜测,经过小组讨论及教师的引导,形成了几条探究思路:调查种植花木的农户、观察落叶树的地理位置、测量气温以及咨询气象局天气变化。
三、丰富亲身经历,强化探究能力
无论是前期探究问题的产生,还是形成探究思路,都必须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去亲历观察、调查、实验,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在研究性学习中更多的是让学生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去亲身体验,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不要急于向学生公布、传授科学知识。
如,三年级的“走进蔬菜王国”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蔬菜入手,通过采访菜农了解种植蔬菜方面的知识,接着以小组为单位种植蔬菜,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在这一长线活动中,每位学生都参与了采访、观察、调查,初步学会了写观察日记和调查小报告。
四、引导评价反思,形成探究态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将研究过程中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或口头材料。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学生相互之间要学会客观分析和辩证地思考别人或自己汇报的研究结果,从别人的汇报中审视自己的结果的科学性、正确性,能初步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对自己的成果能进行正确的评价,也能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见解和研究成果,对于不认同或不理解的观点可以大胆地反驳与申辩。
研究性学习只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领域,以小课题、小项目为研究性学习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在三年级尽快地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获得探究的乐趣,积累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活动经验。当然,随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增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验、实践等活动。
传统的生物教学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教师传授生物知识往往是黑板上种花,挂图中得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多维思考,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张扬个性、培育创新意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近几年来,我对新编生物学教学采用“参观探疑法”做了初步尝试。
我对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八个班级进行实验:四个班级采用传统教学法,另四个班级采用“参观探疑法”(即列疑―探疑―析疑)进行教学,让学生先看实物后思考,从实践到理论,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参观设疑
1.教师利用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根据课程标准对所学内容作出分析,找出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然后选择适当的植物分布点和相应的植物类群,有的放矢地列出问题,提出参观的具体要求和思考性问题。
如,学习《叶片与光合作用中叶片的结构》时,先列出该章节的知识结构:
然后分析本节内容重点是叶片的组成,难点是叶肉内叶绿体分布,叶片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按照教学需要,校园内有足够的植物可供参观,参观地点就选择在校园。
2.设置问题。问题的`设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课本知识,力求能够融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于一体。而后制作问题卡,并将卡片挂到将要观察的植物上。在女贞或其他任一植物上挂着“看一看:叶片是圆还是扁平?这样的形态有何意义?叶片为何上面比下面绿?”在桃树上挂着“瞧一瞧,叶的基部有无痕迹。幼叶呢?”法国梧桐、竹子上挂着“动一动,对光观察叶片脉络分布”;山茶、月季上挂着“比一比,与月季(山茶)的叶子有何不同?”
二、参观中探疑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教师便带领实验班学生参观校园内的植物,依照“察”“填”“议”“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1.察
教师有秩序地组织实验班学生,按挂牌设疑的线路参观。七、八年级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具有好问爱动的特点,此时眼耳手脑同时并用,带着问题仔细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不知不觉中对叶的形态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司空见惯的植物叶有了新的认识:“咦,怎么叶片都是扁平的?为什么有的叶有叶片、叶柄、托叶,而有的却只有叶片?叶和叶之间为何不重叠?叶片为何上面比下面绿?花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等等。
2.填
为方便学生参观时做好观察记录,在课前,教师印发提纲和填空式表格。列出所需观察、探究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让学生记下观察的结果。
3.议
参观中,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做适当的指点,对本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使学生对本章节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4.总结
在观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对所观察内容作出归纳总结。从桃树、樟树等植物的叶脉上可归纳出双子叶植物多为网状脉,而百合科竹等单子叶植物多为平行脉。叶脉用来运输水和无机盐。通过探疑可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参观后析疑
参观后学生回到教室,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回到课本,根据参观时反馈的信息,纠正错误、澄清概念补充不足。最后教师在黑板上列出该节的知识结构,点明重点和难点。
就这样,采用“参观探疑法”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地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在教学时我尽量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培养,让他们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学生养成了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反思是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进行调整和二次思考的重要能力,有效的反思能促进知识的自主建构。让学生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将培养反思能力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抓住审题关键,引导学生反思
解决问题讲究策略,而审题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在审题过程中,学生既要明确已知条件,又要把握问题,还要弄清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教师可以抓住审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例题1:某校有56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其中,五年级有12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比参加活动的六年级学生的2倍还多20人,六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在这道题里,“560名学生”是干扰条件,如果学生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很容易将560用到算式里,导致列式错误。学生解题时,出现了三种列式:(1)(120+20)÷2=70(人);(2)120÷2+20=80(人);(3)(120-20)÷2=50(人)。三个答案都不相同,肯定有学生出错。如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笔者先同时展示三种列式,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引导他们发现(1)(2)列式的错误。笔者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列式方法,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错误。学生很快就意识到,列式错误是因为没有理解题意,对数量关系把握不准。然后,笔者让学生自主找出题目最关键的句子,学生认为“比参加植树活动的六年级学生的2倍还多20人”这句话最关键。接着,笔者让学生尝试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把握关键句的意思。在线段图的辅助下,学生明白:多的20人应该先减去,然后用100人除以2得到50人。在上述案例中,笔者抓住了审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解题过程变得更清晰,教给了学生审题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抓住解题策略,引导学生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能接触到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一题多解的数学问题,解答这些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从解题策略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反思不同类型题目的不同解题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题2:有一台收割机17小时能收割小麦8.5公顷。这台收割机34小时能收割小麦多少公顷?大部分学生列式为:8.5÷17=0.5(公顷),0.5×34=17(公顷)。有部分学生列式为:34÷17=2,8.5×2=17(公顷)。两种解题方法都是正确的。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策略。在讲评时,笔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列式的,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使用第一种解题方法的学生说:“我按照课堂上老师教的解题方法,先求出这台收割机每小时能收割小麦多少公顷,然后再乘以34小时。”使用第二种解题方法的学生说:“我发现题目中的34小时刚好是17小时的2倍,所以直接用8.5乘以2。”当笔者将两种列式板书出来之后,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更简单。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笔者将问题改成:“这台收割机30小时能收割小麦多少公顷?”学生发现,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去计算,30除以17除不尽。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明白了要结合题目实际来选择最佳的解题策略。
三、抓住解题错误,引导学生反思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有些错误是宝贵的课堂生成资源。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解题错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例题3:某体育服装品牌专卖点举行节日促销活动,所有商品一律优惠20%,跑步鞋活动价为80元。请问:原价多少元?有不少学生列式:80×(1-20%)=64(元)。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错误,是因为没有理解单位“1”。笔者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学生回答:“优惠了20%,所以要用80乘以(1-20%)。”原来错误的“根源”在这里。笔者让学生重新理解“优惠了20%”,并思考“谁比谁优惠”。经过笔者的提示,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促销价比原价优惠了20%”。这时,笔者再让学生找“单位1”,学生终于发现原价是单位“1”,单位“1”要用除法来计算。可以说,这个错误恰好就是突破问题的关键,笔者巧妙地抓住了这个动态生成点让学生反思,从而引导学生走出了思维盲区。
一、注重过程体验 ,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要跳出以简单操练、机械记忆来获取解题模式,强化解题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框框,多让学生亲历数学活动、在结构化数学活动中主动探索,有效感悟. 下面是两位教师在教学“搭配”问题时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一位教师在教学“男女生跳舞搭配”问题时,围绕“男女生搭配跳舞”这一情境,让学生任意选几个男生和几个女生进行搭配,教师及时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男生人数1,3,5 ,女生人数5,1,3, 搭配种数5,3,15然后教师马上引导学生观察数字间的联系,得到这个规律: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搭配种数. 紧接着教师直接引导学生运用算式去计算相关问题.
在这个教学中,教师追求的是尽快得到计算公式,对如何有序搭配与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都缺乏具体的指导和有机渗透.
片段二: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如下:
1. 尝试猜想
师(课件出示情境图):现在我们挑选了 7 位小小志愿者,为他们准备了 2 种颜色的上衣和 3 种颜色的裤子. 要使每人穿的不一样,能做到吗?请你猜一猜: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 思考讨论
用上衣和裤子搭配,到底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同学们先尝试画一画、想一想,然后同桌两人讨论交流.
3. 汇报展示
师:你们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学生汇报展示:
有的用画图法,有的用文字叙述法,有的用学具直观摆放,有的用编号,有的用连线法……
4. 观察比较
师: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了哪几种记录的方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选择,大部分认为连线或编号较好.
5. 拓展延伸
要使每人穿的不同,请你增加一种颜色的上衣或裤子,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为什么?有什么规律呢?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经历“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避免了只有直观、没有抽象或者在直观和抽象之间没有阶梯、缺少递进的过程.
二、利用数形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就是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凸显最本质的特征. 例如:五年级下册“找次品”的例2:在一些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如果用语言描述和绘制简单天平示意图的方式表示找次品过程,当遇到使用天平次数较多时,表述起来十分麻烦. 可引导学生采用树形图来表示:用小括号代替了“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别是几”的叙述;同时还吸收了箭头示意图的优点,用两个分支表示称得的不同结果;在两个数字下以划线的方式代表“将这两堆物品分别放在天平两边”. 如下图就表示从9个零件里找出一个次品的过程:
每种情况最后只需数一数共划了多少条横线即可,既简捷、形象,又使图示更具有数学味儿. 在“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中大部分教学例题都可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中学会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引导反思提升,让学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当学生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后,对数学思想方法已有初步的感悟和体验,此时应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 “反思提升”,那么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就会在“突然的醒悟”中 “水到渠成”.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方法,教者设计了以下的回顾反思环节:
(1)刚才我们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较复杂的植树问题,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
生 1:画线段图;
生 2:列出了表格;
生 3:找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2)师:想一想当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 4:可以先想简单的问题,比如题中是求在100米的小路旁植树的棵数,我们可以先考虑20米的情况;
生 5: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找规律,通过画线段图就可发现植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3)师:看来当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画出示意图,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这是学习数学、思考问题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以上的反思学习,化繁为简的学习思想就得以渗透和不断应用.
四、加强应用实践,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单靠书上的一个例题及一两个练习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寻找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解决丰富的实际问题中去领会、感悟,从而使他们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深刻体会数学的魅力.
本人在从事小学六年级教学期间发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计算方面的能力较强,如果学生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再加上一些练习,很快就能掌握。但是对于应用题的解答方面,就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以为,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就是要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同时,也在平常的实际教学中,我就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尝试,抛砖引玉。
一、让学生参与探索过程,获得亲身体验
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拿到一道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全面地、深入地理解题意,并能够从题目中准确地判断和分析出“已知条件”和“求解问题”,这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其次,在了解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之后,要深入地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寻找解题的思路和途径。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将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通过再造想象,将抽象的题意转变成形象的图形,借助图形来提高感知,支撑抽象的思维活动。因此,面对应用题,越是学生畏惧,教师越是不能越俎代庖,而且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探索的过程中,寻找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毅力。
二、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和小组合作教学
以分数除法的教学例题解答为例,植树节时,第一小组种了10棵小树,完成了本组计划的 。问,第一小组的植树计划是多少棵?
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和学生之间少了很多的束缚,也能很好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合作学习,不仅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环境,而且还能“优带差”,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随后,我细心地听取了各个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用的是画线段图的`方式,得式子:10÷2×5=25。与此相类似的,有的小组用的数份数的方式,已经种了的10棵树苗占了总数量的 ,也就是说一份是5棵,一共是5份,得式:5×5=25。还有的是用设未知数的方程式,假设计划要种的树苗数量是x,得式:x× =10,x=25。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给予指导性的建议。
通过组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而且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数量关系
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所采用的任何解题方式都是学生对问题理解以及思考方式的直接反映,所以,在教学中,只要是解题过程合理,无论最终答案是否正确,都应得到赞赏和肯定。笔者在这一环节,会尽可能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实际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寻找问题的未知的数量关系,从而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以及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上的理解。
例如,练习题目设计:(1)植树节时,要种的杨树苗有63棵,柳树苗数量是杨树苗数量的 ,问,要种多少棵柳树苗?(2)植树节时,要种的杨树苗有63棵,杨树苗数量是柳树苗数量的 ,问,要种多少棵柳树苗?(3)植树节时,要种的杨树苗有63棵,是柳树苗的 ,问,要种多少棵柳树苗?通过这三个相近问题的比较,亲身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得出规律。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上述问题,省略一个已知条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补充条件,如,植树节时,要种杨树和柳树两种树苗,杨树苗是柳树苗数量的 ,问,要种多少棵柳树苗?也可以在题目中给出不相关的条件,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如,植树节时,要种的杨树苗有63棵,松树苗70棵,杨树苗的数量是柳树苗的 ,问,要种多少棵柳树苗?通过一系列的解答,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题目中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四、渗透数学思想,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教会学生不断地积累经验,发现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应指导学生拿到一道题之后,多注意以下几点:已知条件是什么?隐藏条件是什么?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有几种方法可以使用?怎么验证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在这一系列的尝试中,我感觉在教学中,如果能注重以上四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学会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有效筛选和处理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植树,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