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是老子的弟子,著有《文字》
《文子》为文子所著.文子,姓文,尊称子,其名字及籍贯已不可确考.《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文子》九篇,班固在其条文下只注明:“老子弟子,与孔子同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没有名字籍贯.北魏李暹作《文子注》,传曰:“姓辛,葵丘■上人,号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宋人南谷子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序》则据此得出结论:“文子,晋之公孙,姓辛氏,名钅开,字计然,文子某号,家睢葵丘,属宋地,一称宋钅开,师老子学,早闻大道,著书十有二篇,曰《文子》.”现在看来,这段有关文子生平的文字仍有疑窦.
总之,文子是老子的弟子无疑,与卜商子夏同时,而少于孔子,曾问学于子夏和墨子,是一位学无常
师者.他虽学习了各家学说,但经过自己的融会贯通,遂别生新义,乃过所承.世称文子勤学■颜,故得道尤高,而卒归本于老子.王充曾称:“老子、文子,似天
地者也.”对他极推崇.文子学道早通,游学于楚.楚平王孙白公胜曾向他询问“微言”.后又游学到齐国,把道家兼融仁义礼的思想带到齐国,彭蒙、田骈、慎
到、环渊等皆为其后学,形成齐国的黄老之学.后来文子又到南方的吴越游历,隐居在吴兴馀英禺山,不知所终,或云成仙而去.
《隋书·经籍志》著录《文子》十二篇.前人认为今本系汉唐之间的伪书,或认为抄袭《淮南子》的
西汉后期作品.如唐柳宗元即认为这本书是夹杂抄袭了儒、墨、名、法诸家语句,《道德经》,故称之为“驳书”.但是1973年河北定县40多号汉墓出
土的竹简中,有《文子》的残简,其中与今本《文子》相同的文字有6章,不见于今本的还有一些内容,或系《文子》的佚文,但确证了《文子》一书的存在,为西
汉时已有的先秦古书.文子在唐代时与老子、庄子并重,天宝元年唐玄宗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诏改《文子》为《通玄真经》,与《老子》、《庄子》、《列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
对《文子》进行整理研究的,有《通玄真经》默希子注,十二卷;宋朱并注,七卷,(八卷以下已
佚);元杜道坚《文子缵义》,十二卷;清钱熙祚《文子校勘记》,俞樾《俞楼杂纂读文子》.现今流传的版本有:《正统道藏》十二卷本;《通玄真经赞义》十二
卷本;《道藏》七卷本;《道藏辑要》本;《四部丛刊》缩印《通玄真经》十二卷本;《四部备要》本等.
今本《文子》分十二篇八十八章.十二篇分别为:一、道原,二、精诚,三、九守,四、符言,五、道德,六、上德,七、策明,八、自然,九、下德,十、上仁,十一、上义,十二、上礼.
《文子》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它每篇皆以“老子
曰”三字开头,表明与老子的师承关系.明朝宋濂称:“子尝考其言,一祖老聃,大概道德经之义疏尔.”元代吴金节也称:“文子者,道德经之传也.”都说明了
《文子》的主旨内容.但也有人认为“老子曰”三字乃后人窜入的.
标签:文子,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