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详 书体:楷书
《瘗鹤铭》残片
焦山摩崖石刻
《瘗鹤铭》刻于南朝·梁(传)天监十三年(514年),陶弘景书。楷书摩崖。存90余字。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崩落长江中,南宋淳熙间挽出一石二十余字,康熙五十二年又挽出五石七十余字。乾隆二十二年嵌于焦山定慧寺壁间,共九十余字。未出水时之拓本称“水拓本”,字数不多;出水后初拓本(五石本)即上皇山樵书。唐人孙处元《润州经》认为系王羲之书,宋黄庭坚、苏舜钦等亦持此看法;因陶弘景曾自号华阳隐居,宋人李石《续博物志》即认为系陶弘景书,后附和此说者最多;欧阳修认为华阳真逸是顾况的道号;还有人认为是唐人王瓒所书;也有人觉其字同颜真卿《宋广平碑》接近,认为是颜真卿书。总之,各持己见,至今仍不能定论。
《瘗鹤铭》发现以后,得到历代书家的高度评价。如黄庭坚认其为“大字之祖”,作诗说:“大字无过《瘗鹤铭》。”《 * 草堂金石跋》云:“自来书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未有如贞白《瘗鹤铭》者。” 其书法意态雍容,格调高雅,堪称逸品,是艺术性术高,影响极大的著名碑刻。
《瘞鶴銘》释文:
鶴壽不知其紀也,壬辰歲得扵華亭,甲午歲化扵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奪余仙鶴之遽也。乃褁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無隱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銘不朽,詞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隂降迹,華表留聲。西竹法理,幸丹歲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鳴語化解,仙鶴去莘,左取曹國,右割荆門,後蕩洪流,前固重局,余欲無言,尔也何朙?宜直示之,惟將進寧,爰集真侣,瘗尔作銘。
《瘞鶴銘》并序:
标签: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