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楼】小洋楼的历史 天津最有名的小洋楼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健康生活"提供,版权声明反馈
小洋楼几乎都有着数十年至一百年历史,建楼的主人们,多半已不复在,可是,有的小洋楼却以主人们的名气和轶事引起当代人浓厚的兴趣和遐想。
小洋楼的历史
这些小洋楼几乎都有着数十年至一百年历史,建楼的主人们,多半已不复在,可是,有的小洋楼却以主人们的名气和轶事引起当代人浓厚的兴趣和遐想。自由道上一幢浅灰色小楼,便是中国近代学者梁启超每天伏案创作的“饮冰室”。而马场道与河北路交界的“疙瘩楼”,是京剧名角马连良的故居。此外还有溥仪住过的张园,清代太监小德张的公馆,以及孙傅芳、汤玉麟等一大批北洋军阀的寓所,每一间都有每一间的传说故事,也正由于主人的故事而更浓重的散发出它们的古旧魅力。
就在洋人们建筑高楼大厦的时候,他们也忙着建筑花园住宅,这些花园住宅后来就被人们称为是小洋楼。这些小洋楼主要分布在海河两岸,其中以英租界、意租界、德租界、法租界为最有特点。英租界里的小洋楼多是英国田园式建筑,很大很大的一片草地,草地深处才是一幢小楼,楼也不高,就是两层,尖尖的红屋顶,很大的晒台,看着就像是一幅西洋油画。除了这些田园式的花园住宅之外,旧英租界里也有许多一般建筑,这些建筑没有太大的庭院,但里面的住房却很舒服;这类住房多在三层到四层之间,居室、起居间、浴室,一切都和英国本土的建筑一样,关上院门,就和住在英国一样,一点离乡的感觉也没有。
如今的小洋楼
时过多少年,小洋楼还在,但是已经破败不堪了,小洋楼里的天津人也已经不是昔日小洋楼的主人了。如今,笔者也常常要到昔日的小洋楼里去拜见什么人的,还没有走进昔日的小洋楼,就能听见新一代小洋楼主人们老老少少地在说话,“这你妈”,“那你妈”已是脱口而出。回忆儿时,住在小洋楼里,几十年都没有听见过一句粗话,就是到这里来做工的人,不管他们在外面是怎样说话的,只要到了这里,谁也不敢说粗话,因为这里不是说粗话的地方。
所谓小洋楼,就是天津旧租界地里的花园住宅。天津的洋式建筑,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外国势力的侵入,洋人开始在天津营造他们的新殖民地,于是他们也就开始为自己建筑房屋了。最先出现的洋式建筑,是英租界的洋行大楼,随之又出现了法租界的望海楼教堂。后来天津闹教案,起事的民众烧了望海楼,清政府无能,除了在原来望海楼的旧址又建起了新的望海楼之外,还镇压了起事的天津民众,而且,新望海楼比旧望海楼还要高出三丈,直到今天也还是天津的一个景点。随着外国资本的日渐入侵,洋人还在天津建起了银行、洋行,还有许多洋式的大饭店,这其中著名的有戈登堂,有利顺德大饭店,以及曾做过德国领事馆的德国俱乐部,还有后来的开滦大楼,以及惠中饭店、渤海大楼等等等等。至此,天津已经成了一个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了。
天津最有名的小洋楼
天津最有名的小洋楼,也有一些是后来下野的军阀们建起来的。有名的张园,就是一个张姓军阀的住宅,主楼只有二层,上有尖顶塔楼,下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也是假山、小溪,环境极是优雅。静园是一个更大军阀的建筑了,因为这个军阀是吃日本饭的,于是他就在天津建起了一幢日式住宅。房子里是隔扇门,进房就脱鞋,院里有地灯、石路;围墙和门楼朴实无华,显示出一个“静”字。后来末代皇帝就住在这里,而且还从这里被日本军人接到了东北,从此开始做他的傀儡皇帝去了。
小洋楼里的第一代居民,自然全都是有治外法权的外国人,他们不是侨民,他们是殖民地开发者,他们要在中国营造自己的乐园。没有过多少时间,中国吃洋饭的人家,也开始到租界地来,按照洋人的样子,为自己建筑小洋楼了,这些人全都是仰洋人鼻息欺压国人的假洋鬼子。再到后来,一些下野的军阀,为了寻求外国保护,也在租界地置房产,来这里过起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日子。于是,一天一天,就这样在天津形成了一个小洋楼社区,这个社区的主要成员,大多是仰仗西方势力和接受西方文化的中国人,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老天津人。
天津老租界地里的中国人,大多是外地人,他们到天津来,与其在天津老城里置产,还不如索性就到租界地去置产;与其建一套老房子,还不如就建一幢小洋楼。这样,所谓的天津小洋楼文化,从根本上说,还是外来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变异,真正的天津味儿,在这里是没有市场的。
标签:洋楼,有名,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