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老人心理的类型,有哪些?
随着年的增长,老人除了这些身体问题之外,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产生抑郁、孤独、恐惧、痴呆等精神问题。老人心理的类型,下面一起来看看。
1、愉快积极型,这类老人性格开朗、心情愉快、热爱生活、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直接兴趣型,这类老人能理智地接纳和适应离退休后的变化,坦然而合理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生活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
3、关心健康型,这类老人特别关注自己的健康,唯恐年老体弱多病。
有的人确实有病,但夸大病情;有的则是基本无病,却千方百计找出自己的“病”。
4、解脱型,这类老人性格一贯内向,退离休后更是减少社交。
他们对晚年生活要求不高,能平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轻意开口求人,往往有抑郁心理。
5、追求支持型,这类老人依赖性强,需要别人在情感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用别人的同情获得自己情感上的满足。
一旦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认为别人瞧不起自 己,或不愿意帮助自己,从而出现沮丧情绪。
6、坚持工作型,这类老年人通常是一些青壮年时期胸怀大志,但是壮志未酬的人。
他们总是用忙+碌的行为和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证明自己还有能力。
7、冷淡型,这类老年人认为生活很苦,而自己对现状又无能为力。
他们内心很痛 苦,于是只能用回忆以前愉快的经历作为乐趣。
他们给人的印象冷漠无情,其实是无可奈 何的表现。
8、自责型,这类老年人回顾自己一生后,发现一些目标没达到,他们把这些失败都归 罪于自己无能,因而常常自责,甚至有自我犯罪感。
这类老极其自卑,常常自怨自艾,沮丧和心灰意冷。
9、愤怒型,这类老年人往往多疑,把自己看作是环境的牺牲者,似乎谁都和他过不去,感到 生活毫无乐趣。
回顾往事,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客观,把怨恨发泄在别人身上。
他 们人际关系很差,自己孤独、怪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年人有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1、自暴自弃
身有残疾或生活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认为自己是一个累赘,更有甚者,会采取极端的手段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中国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中国农村的自杀率是城市的三到四倍。而其中百分之八九十是老年人。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近年来飙升的老年人自杀率却让人感到改善养老制度的急迫。
2、老年抑郁症
忆百孝心网管家表示:随着老年人逐渐衰老,身体机能的下降,工作也无法承受,同龄人越来越少,说得上话的更加少了。
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相当高,并且因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头脑清醒,自杀念头多能够成功付诸实施。
3、老年焦虑症
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赡养及死亡等,心理负担加重,常会产生忧虑或恐惧感。
如果这些情绪未经调整长期存在,则很有可能发展成老年焦虑症、老年疑病症等心理障碍。
需要引起老年朋友和家属的注意。
4、内心孤独和寂寞
子女成年后要忙于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而老年人却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社会交往减少,常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这让老年人常表现出两种情绪,要么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要么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老年人心理问题如何改善呢?
谈到改善老年人心理,就免不了老生常谈,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改善离不开社会养老制度的改善,离不开子女的孝心,也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关注。但是社会养老制度的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忆百孝心管家认为,改善老年人心理问题,可以加大关爱老人的宣传力度;呼吁社会各界力量的关注;推广目前可以改善老年人心理的方法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可以让老人不再害怕孤独和衰老,不再封闭自己。在学习交流和众多的活动中,老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得到提高,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和舞台,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创造了快乐。
1、加入社区社团
很多老年人都有一门手艺,动手能力可能不如以前,但是教一两个学生绰绰有余,这样既可以发挥余热,报效社会,也可以减轻无所事事的孤独感。
加入社区团体,可以结交新的朋友,做一些休闲娱乐的活动,有利于改善孤独感。
2、关爱
人到老年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单位的照顾、子女的孝顺、朋友的交往、老伴的体贴,从而使他们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不会感到孤独寂寞。
在遇到生命的消逝时,老年人应在家人配合之下积极宣泄感情、完成仪式,度过情绪消退期。
养老资源不平衡、养老政策不完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空巢、老年人受骗都是很突出的养老问题,也是忆百孝心网关注的问题,忆百孝心网是一个关注和关爱老年人的网站,提供所有跟老年人相关的信息。
为老年人解决养老问题是忆百孝心网的宗旨所在。
标签:老人,心理,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