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回答>百科知识>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2024-08-04 11:28:22 编辑:join 浏览量:535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学校在上周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也获得了收获,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对同课异构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同课异构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教出的课效果不同,各有千秋。其次,同样的教学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适当改变教材内容,或者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实现形散神不散的教学特色。另外,同课异构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必拘泥于固有的教学策略,可以每节课删除不必要教学环节,甚至挑战教学策略,逆策略而动,突破常规,实现效果好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白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很好的突破重难点。而武老师通过数轴直观地让学生认识了近似数的取值范围,学生很容易掌握用四舍五入方法求近似数。

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这两节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结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优良作风,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透过对同样资料的不同教法和把握,成功地为参与教师带给了一个应对面学习交流的机会,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容易学到同仁的优势。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

  一、拓展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

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都有他的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教育机智能够被相互体会。

  二、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

在准备这次课的过程中,大家就每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的感受和看法。经验丰富的教师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年轻教师也用心献言献策。思想发生了碰撞,讨论的'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

  三、相互比较,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

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到达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课标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看,学生的用心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资料。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反馈、同行和专家的评议,反思一节课的得与失,提出今后改善和完善的设想。透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居高临下地对知识进行概括解析,用自己的解读来替代学生的解读;而就应站在一个引领者的位置,循循善诱,平等的与学生进行交流、真诚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重视课堂生成,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让学生各自生成或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这是当前新课改的必然趋势,如何做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站在对话者首席的位置,是当前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而在导学教学中则全部的资料都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只是起到引领的作用。

  四、更新观念,优化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在交流与研讨中,我发现了自身结构上存在的不完整,个性是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还不能很好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上,缺乏理论的高度,不能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还需要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在平时能多方面的去学习各种教育理念,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透过本次活动,我在教学上得到了一次大大地磨练,潜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借鉴别人的长处,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善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课改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教学内容,由四个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

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作为听课者的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同课异构”即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已有的教学经验、学生状况、教学风格及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就形成了同一内容不同结构的课。“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经过教师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

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通过听课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的领略到每位教师的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这四节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新课改新理念,同课异构教学,各校之间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同时也能传递新的教学理念。总之每位老师各具特色,但又互相包容。。作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在这“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多学习,要走出自我。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是指同一学科、同一主题、同一资料由不一样教师设计不一样的方案,在不一样班级上出不一样风格的课。笔者在所在学校正好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并将自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

这次承担“同课异构”教学任务的是四年级三位语文教师,所选课为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一、异中求同,从三节语文课看共有的亮点

一是注重为学生供给优秀的学习资源。二是在感悟教学上有所作为。三是重视指导学生阅读。四是以“大眼睛”为主线,抓住重点段、中心句,层层展开教学,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拓展延伸。

  二、同中求异,从三节语文课看各自的特色与不足

1、从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看,力度最大的是齐教师。我们看到的是教师不仅仅给学生充分地供给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时间,并且给学生供给了自主学习的支架――针对性强、有层次的自学提纲,同时也给学生供给了可供学生借鉴的学习方法指导――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

不足之处:读与悟、读与导、读与思缺乏自然结合。

2、在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自由表达、自主质疑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是杨教师。“从这双眼睛中你看到了什么”、“大眼睛为什么会成为期望工程的形象标志”、“学习这一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完这一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课堂上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在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有感而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有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悟,有的是充满童稚的质疑。

不足之处:教师情、文本情、学生情没有融为一体,学生在交流展示收集的背景资料时,教师不能给予有效指导。

3、从艺术性角度来讲当属陈教师的这节课。首先这节课三维目标的达成显得妥帖自如,课堂精彩不断,高潮迭起。这是源于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到达共生共进;源于预设与生成和谐共生;源于教学策略的选择运用科学有效、学情了解得透、学法指导到位。对多媒体运用时机的把握、度的把握等都是恰到好处,对创设情境、感悟文本、升华情感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不足之处:首段和最终一段花费时间过多,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没有突出重点,好像每一段都是重点,这样造成的缺陷是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不够多。

  三、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几点思考

1、“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需异中求同,在“同”上做文章。我校的这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发现因教师个体素养的差异,有的教师在把握教材重难点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所以在授课者背对背独立设计教学方案之前,在教研组内应组织扎实的团体备课活动,主要任务是团体研读、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等,教师要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探究。

2、“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需同中求异,在“异”上做文章。一是自主解读教材,自主设计教学。鼓励教师在解读教材上深入浅出,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要把握教育原则,紧紧围绕新课改理念,放开手脚,发挥自我的特长,根据具体的学情大胆创新,坚决摒弃从手头的《优秀教案》和网上《教学设计》《名师课堂实录》中直接“拿来”或照搬。二是在课堂实践上勇于探索,要根据自身优势,以学习者为中心,上出风格,上出个性,让新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三是授课教师要全程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团体备课时要有自我的思想;在设计上要有个性;在授课时要有自我的特色;在听课时要相互比较、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说课时要挖掘出所授课的特色优势,找出自我的不足;在评课时要虚心听取别人的优点,认真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找准方向,将课堂改革进行到底。

本学期我校开始观摩“同课异构”活动。我们化学教研组是由我们学校的成文赐老师和我以及刘刚老师分别对学生现场授课《化学反应速率》,最后由我们组开展评课活动,我校张校长也适时做出点评。

参加这次活动感觉收获很大,并体会到了学校领导及所有关专业人士的用心良苦,正如张校长对我们全体教师所寄予的:“平庸的教师是讲授,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这次活动肯定能够触动一批教师,通过活生生的范例,我相信多数参加这次活动的教师可以走出对新课堂的迷茫。当然,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了我和他们的差距,也感觉到我们学校在创建新课堂活动中跟先进学校的差距。我觉得跟他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有:

  1、从学案的编制上

刘刚老师的学案的编制比较简练合理,从学案的设计上能够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三维目标的落实也很到位。比如:刘刚老师的学案也是一页A4纸的,课时化的特点最为突出。学案分为: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过程;知识比拼;能力比拼;思维拓展六大板块。学习目标很规范,并没有写出明显列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条目,但具体的学习目标隐含了三维目标。重难点把握也很到位。学习过程设计了两个活动与探究并通过几个追问的问题对学习难点进行了揭示。知识比拼栏目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了简练的习题,其中学生互相仿照示例出题并互相检测是一个亮点。能力比拼的六个问题充分向学生揭示了化学源于生活又走向社会的客观规律。思维拓展板块有一定的深度,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2、从学生合作学习上

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学生探究得出化学原理并加以运用到生活生产中,整个教学组织都不完全局限与教材的设置。学生之间的抢答也体现了学生竞争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激发。通过学生学生活动的设计让我感悟到了学生自主、合作、快乐和探究学习的过程。

  3、从学生的评价上

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对学生表现的适时评价,评价语言也灵活多样,都潜移默化地起到了点燃、唤醒和激励的效果。比如付丽宏老师的通过给小组表现的喷绘显示笑脸的设计既结合了本课题的学习主题又激励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张朝辉老师虽然和学生接触不多,但通过恰当的点评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亲和力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4、从学生学习效果上

这样的课堂,效果能不好吗?两位老师都做到了大胆放手,充分的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刘刚老师能做到合理简练的编制学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适时对学生以鼓励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想不好都很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尽我全力,把我的工作做好,为创建新课堂做出贡献!

本学期,我校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的一项举措——“同课异构”的大教研活动,也就是同一年级同学科的教师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呈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教学研究的目的。每一位授课的老师各显其能,作了多彩的课堂展示,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呈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化。通过这样一个教研活动,我感触颇深,经数日反复思索,现谈一下个人心得体会。

通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同课异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让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如;樊丽霞老师的课堂在朴实中见真情,灵活中促情感。整节课,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心灵交流,老师能和学生融为一体,让孩子的思维得以扩散。能感受到她真的用心在讲课,整个课堂很大气,教态自然大方。岳红霞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创设有实际意义真实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观察和交际的兴趣。徐瑞丽老师在学生交流之前有明确的要求,交流之中适时指导,更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发现及发现的过程讲给同学听,她不仅以自身的热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交流的欲望。朱国华老师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教师和学生表演配合默契,使课堂有真实感。

通过这样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明白了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也许对于学生对于课堂来说是无效甚至是有弊端的,只有通过老师们的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让有效的教学过程占领课堂。“同课异构”让我真正地认识到了只有在听与评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批判继承先行者的基础上再做教学设计,在对许多问题的研讨中,取得比较一致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内在潜能,张扬个性,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通过此次同课异构活动,向各位教师学习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希望自己能再接再厉做得更好。以上是我对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一些学习心得,还有不足之处,请指正

标签:心得体会,同课,听课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回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huida.com/article/19951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