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中国就有一亿多患者,多发人群集中于20-45岁的青壮年——偏头痛——一种常见的机体功能紊乱疾病正在世界范围内“发威”,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被世界卫生组织视为类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精神病的最致残的慢性疾病。
因其危害巨大,欧美国家对偏头痛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偏头痛治疗药物的市场占有率也迅速攀升,并已进入全球最畅销药物行列。
而在我国,这一市场的潜力也早在2009年就已达到667亿元,并且还将持续爆发。因为相较于欧美国家,目前国内对偏头痛的认知尚处于“萌芽期”,不仅相关研究和诊疗极其混乱,治疗药物更是非常匮乏,如国际多个治疗指南普遍推荐,且欧美国家目前首选的有效治疗偏头痛的欧立停(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国内就仅湖北华源世纪药业有限公司一家生产。可以说,在我国,偏头痛治疗药物就如深埋地底的金矿一般,等待被更深入地挖掘,而抢得先机者,必将创造奇迹。
不仅仅是头痛的头痛
偏头痛,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脑血管及神经性疾病,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
发作时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增快、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发作前则常有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偏侧面部麻木、言语困难、偏侧肢体麻木或轻偏瘫等先兆表现。
在全球,大约3%-22%的女性和1%-16%的男性在经受此病困扰,且必须承受平均每月发作1.5次,每次持续时间多达24小时的生理伤害;这其中更有50%的患者平均每月发作超过2次,25%的患者持续时间超过2天。
更为严重的是,偏头痛患者中仅有9%可在病发期间维持日常的生活,高达39%的患者的工作及学习会受到影响,58%的患者因偏头痛而卧床不起。
除此以外,偏头痛还可能伴随多种疾病,如增加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导致亚临床的脑的结构病变、引起认知功能的下降等。
无疑,高患病率及发病率、严重并发及连锁反应使偏头痛患者在承受巨大生理伤害的同时还必须经受经济的损失,更会造成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损耗,据相关数据显示,几年前,美国因偏头痛所造成的生产力损耗就已高达每年130亿美元。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偏头痛绝不仅仅是头痛,而是一种影响很大且必须被重视的社会性疾病。
不容忽视的药物治疗
也正因为此,自1963年现代头痛研究之父harold wolff提出血管源学说后,欧美发达国家针对偏头痛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并在近几年提出了血管神经联合/反射学说。
然而,相较于偏头痛临床研究上的突破,这一社会性疾病在诊疗上并未享受到应有的“待遇”,甚至多数偏头痛患者至今都无法得到恰当的治疗:不仅偏头痛诊断的正确率不容乐观——只有65.2%的偏头痛患者曾被诊断过偏头痛;
且急性治疗的满意度也差强人意——对治疗感到“非常满意”的患者尚不足1/3。
缘何如此?仅从我国的现状来说,偏头痛的诊断治疗就面临着诊断混乱、治疗混乱、宣教混乱、研究混乱等诸多乱象。
同时,全球范围内曾经也出现了相当多失败的偏头痛急性治疗方案,使偏头痛患者饱受困扰,更使这个潜力高达上百亿的市场未能被充分挖掘。
但幸运的是,上述问题正逐渐成为历史。
有效性及耐受性都更优异的偏头痛治疗特异性药物——曲普坦类药物正被广泛普及,并为全球患者青睐,同时,该类药物也是偏头痛分层治疗法的首选药物,是最具药物经济学价值的药物。
更具革命性的是,在1998年,美国默克公司研制的第二代曲普坦类药物——欧立停(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也被fda批准上市,标志着可用的、效果最佳的曲普坦类药物的诞生。
欧立停(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的时代
显而易见,集有效性、耐受性、药物经济学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欧立停(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有着其他偏头痛药物难以比拟的优势,也因此,其很自然地便成了国际市场上治疗偏头痛的主流产品。
数据显示,2010年,曲普坦类药物占全球抗偏头痛药物市场75%的份额,其中欧立停(苯甲酸利扎曲普坦)占据了曲普坦类药物22%的最大市场份额,并进入全球最畅销药物200强。
默克公司也由此受益,其素片销售额达2.4亿美元,位居全球最畅销药物130位;口腔崩解片销售额2.1亿美元,位居146位。
而随着欧美国家偏头痛临床及药物开发的不断深入,并逐渐影响到世界范围内偏头痛的诊断及治疗,我国偏头痛市场也开始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2008底年,由默克公司原研,目前临床试验证明效果最佳的曲普坦类药物——欧立停(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由湖北华源世纪药业生产在中国境内上市,弥补了国内偏头痛治疗曲普坦类药物的市场空白,2009年经专家推荐入选《国家医保目录》,2011年被中华医学会颁布的《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推荐为“治疗偏头痛一线用药首选”,被国内患者普遍接受,展现出无限的市场潜力。
标签:欧立,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