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回答>百科问答>如何评价暗夜流光的《十年》?

如何评价暗夜流光的《十年》?

2024-05-25 05:16:56 编辑:join 浏览量:614

如何评价暗夜流光的《十年》?

首先致敬作者暗夜流光,那个写出美丽文字的人已经去了天堂,感谢你留给人间的诸多感动。

《十年》这本书在耽美小说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一篇近乎同志文学的耽美小说,被称为耽美小说界的中流砥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十年》主要讲述了围绕高郁,李唯森,赵平川三人发生的故事,其中高郁和李唯森是主角,小川(赵平川)次之。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高郁的视角来叙述的,所以通篇心理描写很多,很细致,有很强的代入感。所以我想先来剖析一下我们的主角高郁这个人。然而提到高郁,又不得不提到李唯森,毕竟小说讲的便是他们十年的感情纠葛。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来叙述的,但为了方便区分笔者本人的主观感受,仍以高郁来称呼小说中第一人称的“我”。

高郁对李维森的初次印象并不是很好。

“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说不出来的讨厌,长得象个小痞子,又嬉皮笑脸一副跟我很熟的样子,更别说下面又谈论起我的长相如何如何,我直觉的不喜欢他。”

高郁对李唯森的厌恶,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俩的性格很不相同。

高郁对于李唯森并不是一见钟情,甚至于他们两人还为了一个女孩大打出手,不过后来二人和解关系也慢慢缓和。

之后发生了一件对高郁的一生都影响很大的事情:高郁的妈妈离家出走了。高郁自己说,他从来没有恨他的妈妈,我认为这句话不是要强,是真心话,这是高郁自己性格使然。

虽然高郁自己对这件事可能并没有太执着,但不代表着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不深。

关于性少数群体的成因,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大概是,同性恋的成因,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一个同性恋不可能生来就知道自己是同性恋,后天可能因为某一契机,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

我认为高郁妈妈的离家出走既是后天因素,也是一个契机。

高郁妈妈离家出走后,高郁对女孩子的看法变了。

“要说那件事给我带来的唯一变化,可能就是对女孩子突然有了一点畏惧,我永远都不知道她们的心里在想什么,而她们的言语神态都不被我相信,跟她们相处变得非常累,以至于我很快对她们干净的面孔和柔软的语调都失去了往日的热情。”

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与此同时李唯森失恋了,高郁单方面的与李唯森产生了某种共鸣。

“而我也有藏在心底的秘密,我也在伪装,我也故作平淡的告别了曾经很重要的人,这一瞬间我突然觉得他跟我如此相似,我们,是同一类人。”

“我们都没有过去,就站在街的这一边,我隔着一条街的距离看清了他的脸:好像没什么具体的表情,只剩下空荡荡纯粹的寂寞,就象我在每个深夜里逼迫自己忘记她时,镜中映出的那张脸。”

因此高郁对李唯森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而我笑不出来,因为我的心跳突然变得很快,前所未有的快。他手臂上传来的温度仿佛把我烫伤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却非常、非常害怕,他的声音明明和从前一样,但又不再一样,我的脸和耳根因此变得很热,我想,我一定是感冒了。”

高郁妈妈的离家出走对其性格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妈妈的离开,让他开始思考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也让他开始变的孤独。这也为李唯森说高郁让人感觉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做了铺垫。

此后,每次高郁感到孤独时,他总会想起妈妈的离开。而他每次想到妈妈的离开时的心理活动总是能很好地反映他的性格。

他对妈妈的离去是介怀的,他是高傲的,是极有自尊心的。

“事实很明显,我那个漂亮的老妈不要我们了,而且一点先兆都没有……不,也许昨天她给我买的名牌运动鞋就是唯一的征兆,真是干净啊,用那么一双鞋来了结我……”

他对世界开始有一种自己的认识,这是所谓的“清醒的无奈”。(以下这句话算得上是一语双关,所谓“善变,无常”,不仅仅指的是家庭的破碎,也暗示着他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性取向。)

“我不恨她,一直到现在也是这样,我只是很平静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竟然这么善变、这么无常,没有任何东西稳定不变,即使是最有条件造成那个假象的、生我养我的家。”

他是倔强且现实的。

“我没有回嘴,只是默默的跟着老爸离开。我说不说话能改变什么吗?她不会因此而撕掉那张车票吧?既然是这样,我何必表演一场只有在电影上或小说上才能改变结局的煽情?”

在他的爱情快要破灭时,他想, “我本绝情,就算对生下我的人;就算对自己。”

这种孤独,倔强却又清醒现实的性格,让他有一种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杂糅的感觉,而这种性格,又决定了他的行为,为他与李唯森的纠葛埋了伏笔,也预示了他的命运。

《十年》的前三章讲的就是高郁对自己性取向的探索和对于李唯森的暗恋。

这三章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致真实,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这时候的高郁经历了家庭破碎和性取向的双重打击,这使得他更加的早熟。要说其中最符合少年时期应有摸样的,那就数高郁对于李唯森纯粹而美好的暗恋了。

高郁对于李唯森的感情,就像是黑夜中盛开的昙花,很美,但却不能暴露在阳光之下。

每一次与喜爱之人的拥抱,总会让人心中悸动且溢满幸福,哪怕那只是以兄弟之名的碰触。这种感觉因太过幸福而令人欲罢不能。

这种美好的暗恋氛围在一次又一次的共舞中达到巅峰。而那曲黄昏中的舞蹈也成了高郁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如果《十年》只有前三章,那它就是一个遗憾的,却纯粹而又美好的,又带着点禁忌色彩的暗恋故事了。于高郁而言,目前这种关系应该是很令他满意的。这种单方面纯粹的爱还是比较符合一个浪漫和理想主义者对于爱的追求。然而“十年”终究是“十年”,这其中变数便是李唯森对于高郁的感情。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 ——《洛丽塔》

于高郁而言,他需要懂得,爱无法隐瞒,爱不该回忆;于李唯森而言,他需要懂得,爱无法挽留,爱不该挥霍。

《十年》正篇的后七章,重要讲述的就是两人的感情纠葛。

第四,五章,二人发生了关系,高郁却对李唯森越加失望。

第六章,高郁向李唯森表明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李唯森在经历了一番纠结之后向高郁表白。

第七章,高郁知道李唯森必定要结婚,他也不能接受与李唯森现在的关系,所以他决定以决绝的态度对待这段感情,以“进修”的名义离开了一年。

第八章,主要讲述离开的那一年高郁的生活。

第九,十章,高郁回归,之后又是二人的一番感情纠葛。最后,李唯森离婚,与高郁同居在一起。

从以上的梳理不难看出,这段感情在李唯森加入之后变得复杂,又因二人的性格不同而显得曲折。

我认为《十年》后半部分绝不是为虐而虐。

李唯森对于高郁的感情很直接明了。结合《记忆之森》的独白,我们不难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感情线:

从军队里知道了男人与男人之间的事情之后,他不免对他漂亮的好兄弟高郁产生了非分之想。二人发生关系之后,他自己越陷越深,对高郁也越来越迷恋,越来越纠结,知道高郁是同性恋之后,他想明白了自己的心思。之后对于高郁更是更加执着。

总之李唯森的感情线就是逐步坚定“我要跟高郁过一辈子。”这个想法的过程。

而刺激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高郁对于这段感情态度,明明他是最先陷进去的人,而最后想抽身的也是他。

这是因为高郁矫情吗?不,我认为绝对不是。

相反,高郁这个角色塑造的真的是很成功。我本身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上文我提到高郁是个孤独倔强且自尊心极强的人,下面我就斗胆剖析一下这孤独倔强背后的一些东西。

高郁是个很善良的人,他心思细腻,总是在不经意间为他人着想。当他发现小川对他的感情的时候他会想“我千万不能把他拉上这条路。”;当他的“玩伴”向他表白时,他会因为认为自己伤害到别人的感情而感到愧疚,甚至于不介意他捅自己一刀或者打自己一顿。

高郁很包容,在他的独白中,他没有怨恨鄙夷过谁,对抛弃他的母亲,对李唯森,对催婚的父亲,他都选择理解而不是埋怨。对于在影院中遇到的那个人,他会替他感到悲伤。对于林东和小毕他们,高郁会称赞感叹他们是“烟火般的生命”。

高郁对于别人是细腻和包容,但他对于自己却是有些“苛刻”的。这种苛刻体现为,他不恨别人却恨他自己。他是个极容易自责的人。

“小川的心里,我还是那个最初的高郁,没喜欢过男人的高郁,几近完美的高郁……但我早已不是,真实的我是一个滥透了的GAY,跟陌生人都可以随便上床,我的人生再也不会有爱情那种东西,我已经穷得只剩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张尚算好看的脸,呵……或许这个也不一定,我没做过检查的,血液里有没有什么病毒都不知道。这就是二十三岁的我,一个自暴自弃的混蛋,我曾经为林东他们的青春而慨叹,我的青春又是个什么东西呢?就连我这种自暴自弃也让自己憎恶到极点,我从那一刻起就不能停止不断的讨厌自己……

李唯森两天后拨了我的电话,说了些道歉之类的话,我真的不需要,我不恨他、从来没有过,我唯一恨过的人就是我自己,从前有过、现在也我恨我为什么不是小川心里的那个高郁。”

“‘……我不恨你,我谁也没恨过……’

而隐藏在心里那句没说出的话是:‘……除了自己。’”

高郁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这种矛盾也体现在感情上,他既渴望李唯森的爱却又不敢完全接受他的爱。

高郁对于感情极其的忠诚,十年中他爱过得也只有李唯森一个。其实,凭借他的容貌和性格,我相信他完全可以找到一个爱他的伴侣。如果他愿意,小川,对他表白的玩伴都会死心塌地地爱着他。

“不是小孩?呵,他只有年龄和外貌长大了,其他的……还停留在那个美好的高中时代,我为此喜悦也为此感慨,他除了是我一生的朋友之外,也是我想保护的人,他的纯真我永远都不愿去沾染和损坏。如果用肉麻一点的说法,我想我是爱他的,只不过这种爱很简单、很温暖,没有挣扎也没有阴郁,更无关性欲。” (对小川)

“这个别扭的家伙跟过去的我倒有点相似,明明是为了让我记住他,却又说出这种话,我苦笑着吻上他柔软的短发:‘我会记得你……我也喜欢你,所以才到此为止,你明白的。’” (对向他表白的玩伴)

高郁拒绝他们,是因为他对自己和现实都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为了不伤害他们,所以他拒绝了他们。

我认为高郁在感情上的种种表现,与其说是他对李唯森的“忠诚”,不如说是他对自己的忠诚,是对自己感情的忠贞。

“喜欢,是我一个人的事,任何人从身边离开我都不留,我只会放弃不去争夺,因为我相信现实不会因为我而改变什么。自尊是完全没用的东西,但也是我最重要的东西,在它的羽翼下我可以表演出完美的淡漠。”

我认为高郁是一个重视内心精神世界,多余重视外在现实世界的人。

以上不难看出,高郁在感情上具有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倾向。正因为有这种倾向,所以他会在李唯森向他表白时,认为自己的爱情已经圆满,但同时他又清楚现实的压力,李唯森也终将结婚生子,他不想让到目前为止圆满而近乎完美的爱情受到现实和“婚外情”的摧残和污染,所以他选择决绝。

注意这种爱情的圆满是对高郁自己而言,对于读者而言,这种双方互相喜欢但不能在一起的爱情是遗憾的。但高郁是一个重视内心精神世界,多余重视外在现实世界的人。在他的内心这种爱已经是圆满且倾向完美的了。

所以他选择从这段感情中抽身,是顺理成章,是非常符合他性格的。

高郁对爱情的珍重注定了,他难以从一段“失败”的感情中走出。

“他骂我‘混蛋’,我也确实内疚……我甚至希望自己可以爱他,但我已经失去了爱一个人的精力,我可能……再也不会爱上谁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只要李唯森还在他面前晃悠,他即使想决绝,内心也总是不平静。

总结到这里,我发现高郁展现出来的特点很多都符合INFP型人格的特征。(关于INFP型人格可以咨询百度。)我认为高郁拥有典型的INFP型人格。INFP是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中十六种人格类型之一,是最理想化的人格。也就是说在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着类似高郁这种性格的人。很多读者觉得高郁真实,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这种人格在现实社会中比较少见。

高郁外表孤独倔强且自尊心很强,然而他的内心世界却极其复杂的。我认为这种人是很有魅力的,事实证明,李唯森也被高郁迷得要死要活。

这段感情,一个失望了想要决绝离开,一个越陷越深想要纠缠,矛盾变那么来了。

所以高郁在不惑之年回忆起这段时光时,他自己都说:“我们爱得疲惫又丑陋。”

二人爱得那么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同性之爱在那个时代注定了是会很辛苦的。时代很重要,就像在战争年代谈不了人权一样,个人在时代面前是很渺小的。

李唯森想,如果高郁是个女人,他肯定把他娶回家。

小说中有很多那个时代的缩影,像是高郁在影院中遇到的那个中年男人。他是个同性恋,却有妻子有儿子。他衣冠楚楚,掩饰着自己心中的欲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正常人”。

柴静的《看见》中关于同性恋有这么一句话:“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不过来,只有性。”“当饥渴都解决不了,又何谈精神上的诗意?”

这是一个时代的辛酸。

张北川教授说过:“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而如今相比于高郁所处的那个年代已经好太多了,但仍有很多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

有人讨论结尾是BE还是HE的问题。我认为这当然是HE,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不知道是那个时代多少同志的梦想。

关于最后李唯森离婚那一段,我不认为是强行HE。古今中外多少文豪大师都描写过命运无常。命运这种东西是最不讲逻辑的,但细看来又有丝丝因果埋藏其中。命运可以急转直下,也可以柳暗花明。所以对于《十年》这种偏向现实的小说来说,我认为这样的情节安排并不牵强。

二人性格不同,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多有分歧。但是在番外《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之森》中,我们可以看到二人最起码在一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

“我和他,还有小家伙,所有把日子填充起来的细节里我们都会在一起,幸不幸福、美好与否……那都是生活之外的东西了,活着,就是真切如此刻的瞬间吧。”(高郁视角)

“无论生老病死,我要跟他在一起,其实我心底里想的,一直就这么简单。”(李唯森视角)

也就是说二人都有了和对方过一辈子的想法。既然在这一件事情上达成了共识,他们的下一个十年也是很令人期待的。

其实,《十年》的番外除了《我们的生活》和《记忆之森》之外,还有一个叫《不惑之年》,这是高郁快四十岁时的自述,是他们的又一个十年。

《不惑之年》的整体基调是非常温馨的,高郁和李唯森之间的生活也越来越和谐。

“不过,比起从前的单薄和桀骜,现在的我们平和多了,许多当初并不成熟的观念沉淀下来,很自然地表现在言行举止和眼神里。”

“我眼明手快摁住他的脸颊,顺便把他的嘴也给摁住,‘别说话,敷着呢!小心疼。’”

“再转念一想,说明什么呀?既能维持自己的原则,又顺便把他给哄了,两全其美!我这个人就是这点不好,太纠结,必须学着像咱家老李靠拢,不就是连哄带骗好糊弄人吗,我慢慢也得学会才能家庭和睦,大家都管这个叫‘情商’。”

“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互补吧,他缺的我有,我缺的他有,事业一顺利,两个人相互间也处得日渐融洽。加上孩子这个最大的粘合剂,许多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都不愿意让孩子看到我们不堪的一面,担心不当的言传身教耽误了下一代。”

这个番外里高郁越来越豁达成熟,其中也解释了读完原文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比如后来高郁对李唯森到底是什么感情。

“他就算再不是个东西,也没拿刀架在我脖子上逼我喜欢他,那些强迫我就范的手腕能够得逞只因为我的半推半就。”

“无非是王八看绿豆,瞌睡遇枕头,双方都留恋纵容着彼此,才会把这盆一点都不美的狗血泼洒到如今。”

“真正陷入到现实世界的爱情里头。才会明白想象中的爱情被美化得太多。”

“我跟他之间没有爱情吗?我在怎么自欺欺人,也不能欺骗自己说‘没有’,虽然我们爱得疲惫又丑陋。但是从头到尾一路走来,除了伤害和痛苦,我们仍然从中获得了一点什么——他不善良,我不纯洁,可无论如何,这爱情本身是真的。”

所以高郁后来是爱李唯森的。

我认为高郁在《不惑之年》中的一段话说的非常好。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人生的前二十年过得迷茫又混乱,让我变成一个不好的自己,但现在的我感激那些岁月,它让我体验到所有的真实,并且正因为有了它们,我才能从既有的经验中摸清楚后面的路怎么走,从而使我的三十岁和四十岁都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你看,虽然高郁前二十年过得迷茫又混乱,与李唯森爱得也狼狈,但他从未后悔过那些年的人生。

人生在世,或许我们终将从年少轻狂变得成熟稳重,棱角被磨得圆滑,理想终将变得现实。可是人生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那时的年少轻狂恣意盎然与后来的成熟稳重如鱼得水同样的弥足珍贵。我认为人生是白头时回首热爱自己生命的每一个阶段。

高郁和李唯森都是平凡但却很有魅力的人,一个坚守原则,一个敢爱敢恨。正因为这一点,他们两个相互吸引,却又互相折磨,而最终又走在了一起。

《十年》所描述的同性恋的生活状况与现在大不相同,如今看来,《十年》更像一卷录像带,记录着那个时代埋藏着的爱和不能言说的欲望。但是从李唯森和高郁的爱情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性之爱与异性之爱并无区别。

我认为那个时代的辛酸和痛苦不能被忘记。我们对在那个时代在偏见中努力生活的人们致以最高的敬意,同时铭记这那份辛酸,为减少偏见和痛苦而努力着。

我认为《十年》在某一方面来说并不压抑。高郁虽然痛苦但并不绝望 ,他在努力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平衡感,努力地让自己活得有价值。

我认为作者想要传达的是现实生活虽然没有那么美好,但也没有到令人绝望到死的地步。生活是个人的,“你不是我,不知我心中悲喜。”,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快乐人生”。

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总是有些残酷的,我们很多人都要面临如何调节好现实和理想这一难题。我祝愿各位都能像不惑之年的高郁一样,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我很喜欢长洱的《犯罪心理》中的一句话,做人不能逞强,该认怂时就得认怂。

怀揣理想的人们,你们要相信,现实磨灭的不是你们的信仰,而是你们的轻浮和空想,把信仰和不可动摇的原则放在心中的最深处,让现实打磨你坚硬的外壳,让你愈加强大。

要相信我们的信仰之火会一直燃烧直至生命尽头,陪伴我们去寻找我们自己的“快乐人生”。

最后再次感谢暗夜流光,感谢你的十年。

小小感悟,愿与诸君共勉。

标签:暗夜,流光,评价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回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huida.com/answer/96289.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