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小儿按摩,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手段以预防儿科疾病及其和保健为目的的方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效果好、费用低。对新生的疾病、小儿内、外、伤科、神经科及局部感染等疾病均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
关于小儿推拿,早在2000多年前即有这方面的论述。
1973年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这方面的描述;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法中介绍了捏脊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膏摩防治小儿疾病的方法;宋代《苏沈良方》记载用掐法治疗脐风撮口等证。明清时期,推拿疗法在儿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展成为小儿推拿专科,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门体系,这一时期出版了近30多种小儿推拿专著。
常用穴位:2、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作:直推300次。
4、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 主治:遗尿、尿赤。 操作:从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50次。
6、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缘(太渊穴到曲池穴)。 主治:发热、恶寒、无汗。
操作:直推300次。8、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中。 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
操作:掐3~5次,揉30次。
10、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12、龟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操作:揉、旋推300次,掐3~5次。
标签:推拿,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