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在中国古代是很复杂的称呼。
先秦不说。
🌹汉代将军属于高级军官,不常设。同时也属政治职务,比如大将军通常是外戚担任。
汉代将军分类多,大将军相当于总参谋长。车骑将军相当于陆军总司令。骠骑将军相当于骑兵总司令。卫将军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相当于战略方向总司令。东南西北四征将军相当于方面军司令。东南西北四镇将军相当于大军区司令。伏波将军相当于水军总司令,横江、楼船将军副之。
此下,偏将军、裨将军、牙门将(不是牙门将军)属于基础级高层领兵军官。再下,中郎将校尉则都是中级军职。
所以汉代将军地位很高。比如黄埔嵩等镇压黄巾的统帅才是中郎将,因此,校尉以上的高级军官都可以尊称将军。
当然,后面将军称号泛滥,不值钱了。
🌺唐代之后,大将军也不值钱了。
府兵制下有八柱国,12大将军,24开府将军,普通大将军不过四品。
到了清代,官制改变。军官级别很高,但实际管辖军队数量很少。
地方绿营体系中,从一品提督(相当于省军区司令),正二品总兵(省内片区警备司令+师长)。从二品副将都实际只直辖一标(团级编制)。之下则再分设有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从四品或正五品)等管军层。
绿营在各省重点城市设镇,总兵负责,相当于师。镇下设协,副将领导,相当于旅。协下设营,每营的具体编制不同,但均相当于团的级别,如守备领兵四五百,参将领兵一二千。而参将实际管不了守备,因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都是营的主官。
所以,清代守备以上可尊称将军。
此外,明清没有臣爵予将军制度。爵位中的镇国将军等均为宗室爵。
古代武官体系是比较复杂的,但将军这一称呼并不复杂,因为它并非是严格的职位划分,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尊称。就好比现在我们去某机关办事儿,如果不清楚某个领导的职位,称呼“某主任”绝对不会错。如果非要严格定义“将军”的概念,一般可以认为是高级军事将领的统称,但不同朝代都有不同表现,或是高级武官、或是军政要职、或是爵号。
按照《墨子·非攻中》“昔者晋有六将军”的记载,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军将通称为将军。而春秋的战争都是贵族之间的“火拼”,所以能成为军中将领的也都是贵族阶层,这就注定了“将军”的尊称内涵。
这里体现最明显的就是项羽,这个很看重贵族身份的西楚霸王。在鸿门宴上,刘邦投其所好的解释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以王公贵族和士卿的阶层差距来博得项羽的宽恕,这里也体现了将军的尊称之意。
除了尊称,其实在战国时期也出现了实实在在的将军官名,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记载的四方将军(前后左右),但这只是将“上卿统兵”具体化,可以理解成给带兵将领的一个名分。真正创立将军官职的是秦汉时期,是有具体任职的,比如西汉的前将军官职,赵信、李广、韩增、萧望之、何武都曾受任过。
秦汉时期的将军称呼
说到汉代武官官职,很多人并不陌生,一部《三国演义》让诸多将军家喻户晓,汉末乱局的始作俑者被广泛认为是大将军何进,这个大将军其实就是汉代最高军事职位,但不常设,只有战争需要时才设置。如果不设大将军,那么就是三公之一的“太尉”(东汉时常称大司马)视为最高军事长官。如若设置了大将军一职,太尉一般就给与朝堂元老加做虚衔,二者都是月俸三百五十斛。
在此之下分别是骠骑将军(某些时期性质等同于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这些将军是正经八百的将军称号。当然,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在西汉前期属于因人设岗(卫青、霍去病),当时是最高军事统帅的象征,并不能视为太尉之下。
这些将军封号有可能空置,有可能也是虚衔,统兵与否还要看实际任职。比如曹操表刘备为左将军,实际也没有给他军队,但这个虚衔带来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将军尊称那么肤浅。这个封号代表着刘备可以开府,从而招揽幕僚、请命将军府属官、募集规定数量的兵员。
将军府的重要属官主要有军师、长史(首席文官)、司马(首席武官)、从事中郎(参谋)、参军(参谋)、主簿(秘书)、各曹掾属(各部门主管,如粮食、军备等)。
按照汉初的规格,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只有这些将军具备开府的资格。将军级别理论上可统属五部,每部校尉一人(与将军府军师,军师祭酒,长史,司马等级别相当),军司马一人(分部二把手),军假司马一人(军司马副手,可设可不设)。比如三国时代的乐进,史载“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说到乐进,就以曹魏军队编制为例讲讲,曹操在《步战令》中规定每部校尉统兵800,这个只是下限,战争时期能募集更多的兵员也不会打乱整编,所以校尉统兵基本上在800-1200左右,相当于今天的团长。
三国里经常见到“部曲”这个名词,这就是校尉统部,部下设曲的意思,曲是部的下属编制单位。曲设军候一人,相当于营长;曲的下属单位是屯,有屯长一人,相当于连长;屯下是队,有队率一人,相当于排长;队下是什伍,有什长、伍长,相当于班长、组长。
特殊职位
除了上述常规配置外,还有些特殊部队编制,比如汉武帝时期于京畿郊区扩编的北军,下属八部,由八校尉统领,即著名的北军八校尉:中垒,虎贲,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胡骑(不常置)。此八校尉规格要比普通校尉高,相当于太守级别,放在今天可以等同于首都卫戍部队的旅长。
到东汉时期北军整编成五校尉,一直沿用至两晋。而在汉末更为出名的是西园八校尉,即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蹇硕负责统一指挥。与北军不同,西园八校尉都是一种“兼职”状态,为首的蹇硕乃是小黄门(宦官之首),袁绍乃是虎贲中郎将,鲍鸿还是北军的屯骑校尉。
在两汉时期,校尉级别几乎没有被称为将军的,而且区分明显,比如《三国志》记载衣带诏时提到过“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校尉就是校尉,将军就是将军,即便是特殊身份的北军八校尉之一也只能称校尉。
再看另一些特殊职位,例如别部司马,这个就是一个军或部没有统领时,它的临时指挥官就叫别部司马,级别根据军队规模可大可小,小规模等同于普通校尉,大规模则会加授杂号将军。这种部队的性质有点类似特种兵、独立团,尤其是战争时期以精锐临时组建比较常见,所以名将常常都有别部司马的经历,如关羽、曹仁、孙坚等。
别部司马看似级别不低,但也不能称将军,例如孙坚,他是讨伐黄巾时募集了千人规模的军队才被表请为别部司马。张温代理车骑将军时开府讨逆,这才正式将孙坚招募为属官参军,然后累积军功被拜乌程候。此时即使要对其尊称,也是称其侯爵,侯爵才是他的最高荣誉。孙坚真正能被称呼将军的是袁术为其表请的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孙破虏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其实在汉朝官职中,若要表达尊敬,并非只有将军称呼,比如军师将军和军师祭酒,前者无非就是加个将军称号,连杂号将军都算不上。而《汉书》中注解“礼,饮酒必祭,示有先也,故称祭酒,尊之也。”祭酒就是首席幕僚的意思,也是表达尊敬之意,与之相仿的军师中郎将亦是如此。
由于汉末各割据势力并不能达到某种官阶高度,所以诸侯为了笼络下属,招揽幕僚,只能因人设岗,在诸多官职后边加上尊敬或重视的后缀,军师中郎将就是刘备首创,于赤壁之战后授予诸葛亮的“杂号将军”,因为此时刘备最高身份也只是左将军,他能请表的也只是左将军府军师一职,后缀中郎将无非就是表达尊崇。
汉代武官确实是以中郎将为分水岭,至少升迁顺序大致是由军司马、军假司马、都尉升至校尉;校尉要么干一辈子,要么升迁中郎将;中郎将以虎贲、羽林为首,仅次于将军称号,但由于起源于皇帝近卫军,所以尊称将军无可厚非。
一般来说能做到虎贲、羽林,这就离拜将出征不远了,因为这是一个将军成长的台阶,也是最容易得到出征机会的职位,一旦出征,则会拜杂号将军,根据出征目的拜为四镇、四平、四安将军(平乱基本拜讨虏)。不过也有人认为中郎将要尊于杂号将军,因为杂号多是虚衔,中郎将则有实际兵权。跨过中郎将和杂号将军之后就是正经八百的将军称号,即前文说的那些。
汉代还有些高级武官,虽然没有将军之称,但级别也绝对称得上是将军行列,比如卫尉,属于九卿之一,掌管皇宫各门守卫,官位高于各路中郎将,与四方将军地位不相上下。再比如执金吾,地位与卫尉也差不多,这种一般会加将军称号,但若未加,同僚也可以将军称呼。比如李广担任过未央卫尉,《汉书》记载:“后四岁,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另外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各势力根据汉代官制进行调整,创立或修改了一些武官,如曹魏的五支精锐中央军:武卫(虎豹骑),中垒,中坚,骁骑,游击,都由一名将军统领。以虎豹骑为例,曹纯统领时,还未有武卫设置,所以曹纯只担任过虎豹骑督,这个官职也就是校尉级别,称不上将军。
但在武卫设立后,曹魏先设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时期改为武卫将军,名将许褚就分别任过这两个职位,这便不是杂号将军,而是名分很重的将军。其余四个同理,如中垒将军司马炎;中坚将军张辽、曹真;骁骑将军曹仁、曹彰;游击将军夏侯兰、乐进、陈泰。另外曹魏中军统帅设置中领军、中护军,这两个职位都是心腹才能担任,前者夏侯渊长期居之,后者曹真、曹休都担任过。
总体上,汉代的将军称号不是很随意,除了正牌将军封号,一般是实职武官中郎将以上可称将军,特殊职位,尤其是禁军高级将领也可以将军尊称。到了三国时期,因人设岗造就了一批将军称号,还有私募军队的头领也常被手下称呼将军,这也要看募集所得的军队规模。
隋唐以后的将军称呼
由于三国乱世因人设岗带来的影响,将军“门槛”在两晋开始逐渐降低,但规律还是一样的,分为虚衔、实权、尊称三个方向。到了隋唐时期勋官制度产生以后,以上三个方向就被统一规定于一个界限,能不能称将军看看级别就知道了。
勋官制度曾在《木兰辞》里有所体现,即“策勋十二转”,按照勋官制度的规则,花木兰是被晋封上柱国了。以从五品骑都尉往上,称呼将军几乎都是合理的。后来朝代基本上也都是按照从五品作为一个分水岭,在其之上都能称将军,所以“勋”可以视为今天的军衔。
比如宋朝,骑都尉作为从五品勋,在从五品级别的武职官和散官都视为将军。如职官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武散官游骑将军、游击将军。即使是官制改革,也不与勋制冲突。如宋徽宗时期定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十一阶为亲卫大夫,这对应的也还是从五品勋爵,所以抗金名将岳飞真正意义上能被称为将军的,是他从武功大夫提拔至亲卫大夫。
明朝也可按照上述规律辨别,但清朝将十二转勋官制度废除后,就不能以此区分清朝的将军了。清朝将将军作为爵号纳入宗爵体系,实际上的军事将领除了特别任命外也都去除将军名称。而且清朝军队体系有八旗和绿营之分,八旗驻守各地的设有将军,绿营只有提督;满人授将军称呼,汉人没有(年羹尧这样的比较特殊)。所以清朝是不能尊称某高级武官为将军的,除非他真有将军授予,否则还是职称后缀大人较为妥善。
综上,古代将军称呼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汉代作为封建官制的奠基者,在称呼上比较严格。但随着勋官制度的诞生,武官晋升的途径更加清晰明了,为了营造军人杀敌立功的气氛,从朝堂到军营都逐渐放宽将军称呼的界定,再结合职官名称、勋爵名称,大致就产生了从五品的将军分水岭。当然,如果按照今天的军衔来定义,少将以上才称呼将军的话,那么分水岭估计就只能是从三品往上了。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题主问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我就细细回答。将军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含义,我国古代的将军,可以是高级武官的职位,也可以是高级军政官员的称谓,有的时期还被作为是军政官员的名誉职衔,甚至作为爵号使用。但是,贯穿中国两千多年的将军体系,对于将军有一点是相通的,也就是在官方的称呼中,将军都是代表高级武官的称谓,也就是各个朝代只有在军队中有一定的地位的人才会被称作将军,那么古代什么级别的武官才能称的上是将军呢?古代的将军又相当于现代军队的什么级别呢?笔者根据历史资料,来详细梳理一下。
从将军体系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把将军体系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秦时期,将军出现之初,将军体系很小,只有固定的极少数人可以称为将军
首先,看看将军的来源,将军来源于先秦时代的卿将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夏朝实行"寓兵于农,寓将于卿"的军事制度,卿与将职责不分,卿是将,将也是卿,平日理政是为卿,战时统兵即为将。而到了西周时期,军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周代军制有严格的规定:"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由此可以看出,卿就是将军的前身,从将军最初的诞生来看,将军的本义就是统帅一军的人,这决定了将军在军队的高级属性。也就是夏到周早期,只有卿才能被称为将军。
到了春秋时期,将军的名号开始出现,当时的诸侯国打破周王朝对于军队编制的严格限制,大国诸侯出于争霸的需要而扩充军队规模,常常拥有3个军以上的兵力,而编制上他只有3个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作“将军” ,就是以将军称呼“一军”的统帅,“始自秦晋, 以为卿号”,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四中写道“晋献公作二军, 公将上军, 太子申生将下军, 是已有将军之文, 而未以为名也”。也就是说,晋献公扩充了两个军,以将军为统帅,将军开始出现在晋国军队中,而且是统率一支军队的统帅,地位不凡,但是这个时期并没有将军的正式称呼,到了战国时将军开始正式作为为高级武将的名号。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又置前后左右将军。秦因之。汉初置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证明战国时期的赵国正式确定了将军的职称,并沿袭于后世。早期战国常备军开始出现,将军开始作为常备军的统帅。将军仍然是很少一部分人的专称,一般指统帅一支大军的人才能被称为将军,那个时候经常出现例如,魏国以吴起为将,燕国以乐毅为将等字眼。
自此,将军正式形成,并且明显有了两个基本属性,一高级军职,二统军之人。也即是统军的高级军官就可以称为将军,顺着两个属性,就可以梳理后世哪些人能被称为将军了。
第二个阶段是,战国后期以及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大混战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将军的门槛降低,将军变成了对统兵之人的尊称。
战国后期,将军开始泛滥,很多带兵的人都会被人称为将军,南北朝时期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毕竟乱世,保命要紧,见到带兵的,吹捧一句将军,人家也会美滋滋。
第三个阶段是,秦汉到魏晋这一时期,武官制度完善,将军开始明朗化,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部分将军会被加上将军的称号
秦汉以来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国家军制结构日渐完备, 将军制度也逐渐固定下来,之后的军队分为统军之人和管兵之人,一般统军的高级武官可以被称为将军,而且这这些人一般会被授予正式的将军名号,而管兵的人即使地位高,一般也不能叫将军,比如西汉的郎中令,尽管属于掌管宫廷宿卫的高级武官,但一般不被官方称作将军。那些人可以称作将军,基本很明确。
在秦朝的军制中,太尉是国家最高武官,统帅军队,太尉之下有护军都尉,他们位在各种将军之上,负责军队的管理以及人事,一般不被官方称为将军。他们之下有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常设将军,位上卿,率军镇守边郡。此外还有一些临设将军,比如面临对外战争时,临时设置上将军(大将)、裨将军(副将)。秦朝时期裨将军以上的被冠以将军名号的以及太尉,都可以称作将军。
汉朝军制更加完善,并大大扩充,各类将军名号开始变得复杂,《史记》中的《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明确表明将军就是主要是太尉与诸将军。后将军既包括战时临时设置的征伐将军,也有常设将军。其中,统领京师宿卫的中央列卿,如郎 中 令、卫 尉、中尉,以及权兼文武的地方郡太守,将兵征行一般需加将军号。而太尉、御史大夫无需加将军号,以本官即可出征。也就是郎 中 令、卫 尉、中尉等高级武官,没被加将军号的不能算作将军,而太尉、御史大夫出征时可以直接被称为将军。自此可以明确,汉代可以被称为将军的人很明确,就是太尉、御史大夫以及各类称号将军。汉代军制等级为: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它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自裨将军往上,以及设置太尉时的太尉,出征时的御史大夫,都可以被称为将军。
西汉的杂号将军
此后,汉自魏晋基本沿袭了这个军制,但不同时期各有演化。
东汉的杂号将军
第四个阶段,是隋唐以后随着军人品衔制度的完善,将军们不再被正式加以将军号,固定品衔以上的都算将军
隋唐以后,军人品衔制度日趋完善,并逐步建立了军人品衔与武官实职分开的制度,这与现代的军衔制很像了。这个时期,将军失去了固定职位称号的作用,更多的是对地位较高的军官的尊称,固定品衔以上的军人都算将军。因此一个人能不能算作将军,要看他的品衔。虽然各个朝代的武官名差别很大,但是,基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品衔在五品以上的都可称作将军。具体如下:
唐军军官等级如下,自从五品下的游击将军往上,都可以叫将军,至于其他临时称谓比如李靖的并州道行军大总管,则要看他的具体品衔,一般被临时授予统帅大军之权的人品衔一定不低,因此,外出统军的一律可算将军。另外,唐朝前三级为虚职。故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已经是武官的巅峰。
宋朝武官名称的最大特点是,有了很多某某使,这些使都算将军,其职级为副将以上或品衔为亲卫大夫以上都是将军,具体等级如下图:
一,宋朝武官职级图,副将以上都算将军
二,宋朝武官品衔等级图,亲卫大夫以上都算将军
三,南宋名将岳飞升迁过程图,从亲卫大夫开始岳飞被称为岳将军
明朝武官等级图,从五品以上可算将军,具体如图:
明朝低级军官等级图,他们不能算将军
清朝大致与明朝相仿,佐领、参领以上,也就是从四品以上武官可以算作将军
图一,清朝可称将军的人
图二,不能称为将军的五品以下清朝武官
结束语
综合各个朝代武官制度来看,古代将军称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以及含金量,在先秦以及秦汉至魏晋时期含金量最高,基本都是固定的几个称号,而大动乱时期,将军的含金量最低,只要统军就可以算作将军。在隋唐以后,尤其是宋以后,将军作为武职称号的概念逐渐淡化,更多的是对高级军官的尊称,但也有一定的含金量。但概括起来将军无非就是军中地位高的军官或者统帅军队的实权军人。而现代由于军衔制的成熟,将军的含金量再次提高,只有授予将军以上军衔的才叫将军,包括元帅、上将、中将以及少将,若与古代对应,则战国早期以前的将军相当于现在的上将以上,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将军则相当于现在的中将以上。隋唐朝的忠武将军以上,宋朝的副将以上,明朝宣慰使以上以及清朝的佐领以上都可以相当于现在的少将以上。
希望对您有帮助。
将军之号起源于春秋时期,原来是率领军队之意,后来演变为武官的称号。古代实行九品中正制,从五品及以上可称为将军。将军有重号将军与杂号将军之分。重号将军相当于今天的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杂号将军相当于今天的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一,汉朝
汉朝时的重号将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前将军,后将军等等。大将军为武将之首,是最高的将军。
杂号将军:贰师将军(汉武帝封李广利),骁骑将军(汉武帝封李广),偏将军,裨将军等等。偏将军,裨将军为最低的将军之一。
只要在偏将军,裨将军及以上在汉朝皆可称为将军。
二,三国两晋
曹魏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一,二,三品为重号将军,四,五品为杂号将军。
在三国两晋五品及以上的武将皆可称为将军。
三,南北朝与隋朝
南北朝与隋朝时期战争频繁,制度混乱。南北朝时期九品分正从,九品变为十八级。正一品到从九品皆可称为将军。南北朝到隋朝只要是武官都可称为将军。
四,唐宋
唐宋时期从五品及以上皆可称为将军,游击将军为从五品,为最低的将军称号。在唐宋只要游击将军及以上的武官皆可称为将军。
五,明清
明朝武官分为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游击为最低将军称号,游击及以上武官皆可称为将军。
清朝武官分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游击为最低将军称号,游击及以上皆可称为将军。
总的来说古代大部分时期五品及以上武官皆可称为将军,唐朝到清朝游击将军为最低将军称号,相当于今天的少校以上军官。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属于不同序列中的顶尖者。其中,那个“将”字,更是热血男儿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只是,“将”这个职位,亦或是将军这个职位,我们都很熟悉,但很多人对它的定义却也很模糊。正如我们看古装影视剧,有时可能会注意到,剧中的军官无论官职多大,但凡有点地位,或是手中可以掌控几十名士兵,一般人看到就会称呼他们为将军,好像将军是菜市场的烂白菜似的。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到底什么样级别的武官能称为“将军”呢?
其实,古代的将军稍有复杂,随着时代的更迭,不同朝代,不尽相同。就拿春秋时代来讲,当时,以一军之统帅为将军,但只是一种虚称,并非真正的官职。后来,到战国时期,将军成了职称,诸如前后左右将军。到了秦朝,在前后左右将军之外,又增添了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不同名称,位列分高低。很繁琐。从秦朝发展到西汉,又增添了中将军。晋朝时,更是增添了伏波、抚军、都护等职位。乃至于,到了南北朝时期,因为将军的名号太多,让人想记都记不住。
可以说,在唐朝之前,将军的名号,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都是在做加法。自唐之后,才开始做减法。以唐朝开始讲,将军只有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武散官。而宋元两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这两个朝代,将军一名,算是一种尊称。就像我们现在叫某某人为老师,这就像是唐宋梁超将某某人称为将军,一个道理。
再到明清之时,这两个朝代就更有意思。只有烽火迭起,战争起来时,才会安置将军一职,到战争结束后,就将将军之名去除,一军统帅该干嘛还干嘛去。就像明朝时候的蓝玉,打仗时是将军,不打仗了,就老老实实做他的凉国公,所以蓝玉,乃至“蓝玉们”,都只能算是半个将军。值得一提的是,明清两朝,驻守在各地的军区统领,也称为将军,这才是这两个朝代真正的大牛,比如说明末时,守辽东的李成梁。
相当于现在军队的什么级别?
古代的大将军可以调动部队,指挥作战,有点类似我们国家的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因为古代的大将军可以不通过皇帝用皇帝赐予的虎符调动部队,可我们国家的国防部长没有权利调动军队,只有军委可以调动,所以应该是军委副主席兼任总参谋长,因为国防部长是相当于古代的兵部尚书,只管军械和将领调动,不直接调动指挥部队。
总结:古代的将军在不同时代是不同的称谓,真正属于有实力的应该是大将军!
由于古代采用的是建设兵团的编制,因此,一个最基本的兵团建制就可以称呼为将军。不过呢,称呼毕竟是称呼,这个还得看你在谁面前。你个破营在团面前肯定不敢称呼为将军,只会自称为小将,而去青楼耍威风的时候一个伍长也敢自称是将军。
按着古代的军队建制,一般会以一个军垦旗作为建设兵团的最小编制,一个军垦旗的人数大约从160人(缺编情况下)到595人(满员435~595)不等,当时的称呼是旗牌营,而营长称呼为旗牌令。
旗牌营最大的优势就是军资粮饷可以自给自足。一般来说,160人是维持一个军垦旗的最小编制,这是需要保持的最少战斗人员,他们一般会驻扎在一座城市里(人再少就没法守城了),这一百多人需要驻守城池而不需要参与生产。而另外的那些人则需要自己耕种或者组织当地百姓(一般是囚犯)进行各种屯垦建设。所以呢,旗牌令实际上就是一个城主了。
将军在我们古代一般是高级军事将领的统称,而在不同朝代、国家将军所具体指代的也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常作为高级武官、军政官员的职位甚至是爵号;日本幕府时期,将
军是日本的最高权力者;近现代,多用于称呼军队中的将级军官。
而作为高级军事统帅,“将军”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出现了。
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见《国语·晋语四》、《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此皆非正式官名。
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又置前后左右将军。
秦朝同样是如此
汉初置大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位次上卿。西汉还有“中将军”,见《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这些将军都是朝廷重臣,常加朝中官号,参与朝政。另外有楼船将军、材官将军、将屯将军、伏波将军等杂号将军,地位次之,统兵征伐时临时设置,因事立名,事情结束后就会被罢去。将军之下还会设有偏、裨将军。
魏、晋、南朝、北魏、北齐时期,专职武官将军有领军将军、护军将军,及其所领左卫将军、右卫将军、骁骑将军、前军将军、后军将军、左军将军、右军将军等,典掌禁军,各有职司,其余诸号将军名为朝中大臣和地方长官的加官,虽然也领军兵,但不是专职的军事统帅。其中晋朝有骠骑、车骑、卫将军,有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开府者位从公,不开府者秩二品。三品将军秩二千石。见《晋书·职官志》。晋诸州刺史多以将军开府,都督军事。
南北朝时将军名号极多,权位不一。西魏、北周时期实行府兵制,各级府兵组织的统帅也带将军号,如柱国大将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等。
隋朝十二卫、唐朝十六卫等诸禁卫军都置大将军、将军,分别冠以卫号、军号,统领府兵、禁军。辽朝北面御帐官、皇族帐官、诸帐官、部族官、属国官、军官中皆置将军,参掌本部军队之政令。
金朝宫中置宿置将军,领亲军,掌宫城及出行禁卫;大宗正府下设诸宗室将军,分治宗室事务;金章宗发兵攻宋时曾设置平南诸号将军,军还而罢。
明朝镇守边防的将领挂将军印,如驻守云南的总兵称征南将军,驻守两广的总兵称征蛮将军,驻守辽东的称征虏前将军,驻守宣府的称镇朔将军,驻守甘肃的称平羌将军,驻守宁夏的称征西将军,驻守交趾的是副将军,驻守延绥的称镇西将军等。
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明朝领兵出征的总兵官临时挂将军印,如平贼将军、平胡将军、平虏将军、征夷将军、征虏将军、讨贼将军、前将军、副将军等,事毕纳印。清朝临时派遣的军事统帅授以靖逆将军、扬威将军等,班师撤回时,军队各归原建制,印信缴还。
清朝还把将军作为宗室爵号之一使用。清朝宗室封爵共分十二等,清制规定第九至十二等分别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此外,太平天国军中职官在指挥以下按炎、水、木、金、土名将军军衔,分正副,如炎正将军、炎副将军、水正将军、水副将军等。出征时总制以下皆听调遣,初期定员一百人。定都天京后,又增加从一至十的排序,如炎一正将军、炎一副将军、炎二正将军、炎二副将军等,依次类推。还设有提船将军、巡守将军(十八员)、恩赏将军、职同将军(无定员)等。
而在近现代将军是军队中最高级阶层。
军衔,再细分为准将、少将、中将、上将乃至大将等将级军官之统称。一个时期内出现很多将军的地方,如享有“中国第一将军县”之美誉的红安县。
这个问题有意思,可惜我历史都还给老师了,记得以前听过公开课讲过这个问题,清代能称将军的人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军分区司令员,不知道记错没有,请雅正。
由于每个历史时期军队的编制、官员的设置都不相同,所以不能拿正个古代社会来做比较。这里我就挑选两个朝代与现代做个对比,来回答您的问题。
将军在我国古代虽然不止是带兵打仗的高级将领,但是肯定都与武官有关。如先秦时期,大多诸侯国还没有专职的武官,就以士大夫临时统兵是为将军。
先秦时期,对各国军队的数量是有严格规定的
《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意思是说,在当时周王有六个军,每个军有12500人,这个人数在现在虽然只相当于一个师。但是在生产力不发达且人口稀少的古代,这12500人且训练有素的军队绝对是一支强大的力量。统领每个军的主官才可以叫做将军,所以这个时期的将军就相当于现代战区的司令员了,最少正大军区级。
汉承秦制,将军并不常设。从高往低依次为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四方将军”等。这些将军一般都不常设,平时开府议政,战时统兵征伐,都具有很大的权力。也有一些杂号将军,在汉朝初期也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汉末由于立军功者比比皆是,杂号将军也就多了起来。
《后汉书·百官》:“大将军营五部,部由校尉统领,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曲下有屯,屯长一人”。
根据其他史料记载,在屯下还有队、什、伍等编制,这算下来5人为一伍、10人为一什、50人为一队、100人为一屯、500人为一曲、2500人为一部、五部为一将军统辖,正好也是12500人。但是此时的社会发展较先秦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的常备军也不限于“六军”了。
汉武帝时汉朝的武官制度日趋完善
拿汉朝驻守各郡的“外军”来说,每个郡的军队都由郡尉统领,郡尉相当于校尉。可见,将军的地位还是高于各郡郡尉的。汉朝的郡大体相当于当代的地级市,郡尉相当于地级市的军分区司令员,而当时能称为将军的起码都得是省军分区司令员往上,这与现今军级以上军官成为将军的习惯几乎相同。
在当代,将军一般是称呼少将以上的军官
之后的各朝各代将军各有发展,有的依然是高级武官、有的成了武散官的称号。到了清朝,将军的地位可就非常高了。常设的一些镇守地方的将军如黑龙江将军、伊利将军等那都是一品大员了。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宗室爵位的最后四级也称为将军,分别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别看只是最后几级,即使最后一级的奉恩将军也相当于当时的四品大员了,在现在也是正厅级的高级干部了。
黑龙江将军府
综上所述,古代实至名归称为将军的再现如今也属于高级武官了。当然,一些社会底层对披甲人的奉承之语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标签:级别,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