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会相谈甚欢,说不定能成为知己。
苏格拉底说过: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的。
主要信息:
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语:Socrates;德语:Sokrates)(公元前469年 ,一说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希腊语(雅典)哲学的创始人之一。
西方哲学,并为第一道德哲学家所述的西方伦理思想的传统。他是一个神秘人物,没有作品,主要通过他后来的古典作家的著作而闻名,特别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
其他来源还包括同时期的Antisthenes,Aristippus和Sphettos的Aeschines。阿里斯托芬斯(Aristophanes)是一位剧作家,是当代主要作家,在苏格拉底(Socrates)的一生中写过提及苏格拉底的剧本,尽管《希俄斯旅行日记》的片段提供了有关苏格拉底年轻时的重要信息。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那么可能对话会比较有意思,那么可能苏格拉底说的问题,孔子并不会认同,因为孔子相对来说是比较想要对国家进行这种干预的,而苏格拉底更注重于个人的这种成长,所以说孔子可能会觉得有个家国情怀是必要的,而苏格拉底可能对个人自由会有更多的要求,他们的对话可能就会成为一种鸡同鸭讲的
肯定会相谈甚欢,说不定能成为知己。
苏格拉底说过: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的。
标签:苏格拉底,遇上,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