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回答>百科问答>“只因未到伤心处”是谁的诗句﹖

“只因未到伤心处”是谁的诗句﹖

2024-07-09 11:31:47 编辑:join 浏览量:556

“只因未到伤心处”是谁的诗句﹖

是明代李开先的诗句,出自其写的《宝剑记》。

原文:

《宝剑记·夜奔》节选 (明·李开先)

(白)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秋赋。回首西山日已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新水令】(唱)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

【折桂令】(唱)实指望封侯万里班超,(到如今,)生逼做叛国红巾,做了背主黄巢。恰便似脱扣苍鹰,离笼狡兔,摘网腾蛟。救国难谁诛正卯?掌刑法难得皋陶!似这鬓发焦烧,行李萧条。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高俅!)管教你海沸山摇。

【雁儿落带得胜令】望家乡,去路遥,想母妻,将谁靠?俺这里吉凶未可知,他那里生死应难料。呀,唬得俺汗浸浸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心内似火烧。幼妻室,今何在?老萱堂,恐丧了!劬劳,父母的恩难报。悲号,叹英雄气怎消,叹英雄气怎消!

【收江南】呀,又听见乌鸦阵阵起松梢,数声残角断渔樵。忙投村店伴寂寥,想亲帏梦杳,想亲帏梦杳,这的是风吹雨打度良宵!

【煞尾】一宵儿奔走荒郊,穷性命挣出一条。到梁山请得兵来,(高俅,贼子!)誓把那奸臣扫!

作者:

李开先(1502~1568) ,汉族,山东济南章丘人。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李开先,作为有明一代北曲中兴的大家,号称“词山曲海”,名列“嘉靖八才子”之一。他致仕后在章丘绣江河边与同邑诗人创立“富文堂词社”,一时名流汇集,成就不凡,成为乡邦文学史上的盛事。

赏析:

《宝剑记》是明代的一部传奇剧本。剧本取材于中国白话小说名著《水浒传》但有所改动。林冲参奏高俅而被高陷害,被刺配沧州,最后逼上梁山。高俅子谋占林妻张贞娘,贞娘出逃,在白云庵出家。梁山英雄攻打京城,朝廷将高俅父子送梁山军前处死,并招安梁山军。林冲在本剧本中的形象与小说《水浒传》被动反抗的形象不同,基本上是一位主动出击型英雄。他与高俅等人的斗争都是清醒、自觉而坚毅的。为了惩治奸佞,请求面见君王,体现了他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明·李开先《宝剑记·夜奔》

[今译] 男子汉也是有眼泪的,他抑制住自己,不让泪水轻易溅出眼眶,只是因为还没到让他真正值得为之伤心泪落的地步。

[原作]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秋赋。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赏析] 人的眼泪,作为感情的宣泄物,常常是伤心的表示,如《淮南子》说:“喜怒哀乐,有感而自然者。故哭之发于口,涕之出于鼻,此皆愤于中而形于外者也。”然而,也有伤心忍泪而愈见其悲的,如这两句。这里,作者心头所兴发感动的,乃是强抑苦泪的凝咽之悲。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陈维崧《好事近》的“话到英雄失路,或凉风索索”。否则,他何必再写这些个句子、再在句子里侈言什么“伤心”“有泪”呢?所以,“不轻弹”非无泪也,有泪不弹也;“未到伤心处”非不深藏于怀的愁人伤感,是这两句诗的特色。它真切地反映了“丈夫”之悲的心态和风格。

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之常情

出自李开先的《宝剑记夜奔》

《宝剑记夜奔》 李开先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

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李开先,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李开先的文学主张和唐宋派接近。他推崇与正统诗文异趣的戏曲小说,主张戏曲语言“俗雅俱备”,“明白而不难知”。

李开先的《宝剑记·夜奔》

标签:诗句,伤心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回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huida.com/answer/16150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