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9日,美国通告终止提供阿斯旺水坝的援助资金,于是埃及为了报复,纳赛尔宣布于7月26日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于是苏伊士运河战争开始,后来一般称为第二次中东战争。
令人不解的是,美国不支持英、法,反而联合苏联共同压制英法,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是为何?
用一句老话概括就可以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美国急于争夺中东地区的利益
中东地区在此之前一直就是英法两国的控制区域,延续至今的巴以矛盾其实就是英国人埋的雷。二战之后,欧洲急于从废墟中恢复,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就成了重中之重。这场战争表面上是英、法、以与阿拉伯世界的战争,其实是英、法与美、苏之间在争夺中东的控制权。
而在战争之前,苏联就已经开始布局中东,向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提供武器,为的就是抵抗欧洲的力量,而美国也看到了这个机遇,为此不惜反对盟友英国和法国,来争夺中东的话语权。
二、美苏借此缓和矛盾
1950年开始的朝鲜战争,其实就是美国为首的联合国与中苏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维持了原样。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新任领导人必然要走不同的道路,布局中东就是苏联的一步大棋。
而美苏在这次战争中的利益一致:就是将英法势力赶出中东,所以美苏罕见的联合就在所难免了。
另外,英法率先进攻埃及本就不道义,美苏介入也显示自己站在道义一方。
三、支持埃及就是支持阿拉伯世界
美国与苏联联合打压英法,其最终目的就是拉拢阿拉伯世界。埃及是阿拉伯世界重要的组成部分,美苏本就对英法控制苏伊士运河不满,这次借此机会拉拢新盟友岂不是一箭双雕。所以美苏难得地站在了一起。
还要说的是,为了威胁英法,苏联还宣称要联合中国派出志愿军来参加这场战争,美国也压制了以色列,这才有了这场战争最后的结局。
苏伊士运河战争影响非常深远,美国在70年代确立了石油-美元的体系,而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直到现在在中东地区也有话语权。所以说,想获得地位,靠耍嘴皮子是没用的,只有实力强才是王道。
标签:苏伊士运河,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