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艺术家,谁也不知道他真实的名字和长相,但是他的作品遍布全球各个街头巷尾,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得到展出,甚至几度在拍卖会创下最高记录。
他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也是《时代周刊》唯一不露脸的封面人物。他是英国警察的眼中钉,是各大美术馆的噩梦,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才气的街头艺术家之一。
2010年,《时代周刊》把班克西评为当年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由于不想暴露身份,最后他提交了一张自己头套购物纸袋的照片
他就是班克西(Banksy),一个大名鼎鼎却又极其神秘的英国街头涂鸦画家。
班克西究竟是谁?
没有人知道班克西到底是谁,与其说是一个名字,不如说只是一个代号。
他从未在公众面前公开过自己的年龄、身份、长相 ,但他的作品常常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全世界许多城市的街头巷尾。
他的街头作品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在旁则附有一些颠覆性、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句子,过去二十多年来,他在全世界不同城市的街道上神出鬼没,把整个世界狠狠地嘲弄了一遍,只要他的画出现的地方,就会变成当地打卡圣地。
班克西的作品往往有高度批判性, 他经常藉由街头涂鸦宣扬反战理念,用“恶搞”的形式反对艺术商业化和消费主义,批判社会现实,暗讽一些有影响力的社会事件。
Banksy班克西接头涂鸦艺术高光时刻
挑战“艺术权威的虚伪”
班克西曾表示自己是不会在哪家画廊展示他的作品,但他却是各大美术馆的噩梦。
这个家伙会在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市美术馆或卢浮宫的名作旁边挂上自己修改的仿作,甚至掉包。
有时他的画作甚至能在这些美术馆展出好几天才被发现,很多观众还在班克西的恶作剧前装模作样的“观赏”,可想得知真相后观众的心理阴影面积。
班克西还毫不留情地声称:“ 艺术圈就是最大的笑话 !”
2004年,他偷偷地,把自己画的蒙娜丽莎带进巴黎卢浮宫,挂在墙上。然后,人们像揣摩名作一样,揣摩班克西的画。足足过去了8天,工作人员才发现这幅多出来的画。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05年,修改过的油画,经过装设人工义鼻与胡子,维持两小时。
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2005年,修改过的油画,维持了八天。
2003年英国泰特美术馆,他趁四下无人把自己“作”的一幅画粘在一件名画旁。
伦敦,大英博物馆。这块画着原始动物和超市手推车、冒充出土文物的石头,被偷偷放进伦敦大英博物馆墙上展示了8天,现为永久馆藏。
毫无疑问,班克西“火”了,他的作品被博物馆收藏,以超高价拍卖。
在某次班克西的作品拍卖会上,他的作品纷纷拍出高价。拍卖会顺利落幕的隔天,班克西竟在自己网站首页放上了这幅作品,反骨的他毫不客气的表示:
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 (真不敢相信你们这些白痴掏钱买这垃圾!)
而班克西最为反叛的艺术反击是在2018年10月5日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他的涂鸦创作《带气球的女孩》Girl With Balloon以高达104万英镑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成交。
但定槌后不到几秒,画框内的画作自动下降绞成条条碎纸,令全场人包含收藏家傻眼。
随后,班克西在他个人社交媒体上传影片说明这场精心布局,并引用毕卡索的名言「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 破坏的欲望即创造的欲望」进行嘲讽。
传递理念:反战
在班克西的涂鸦作品中,传递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理念,就是“反战” 。
除了活跃在英国的街头,班克西还把他的涂鸦带去了柏林、纽约等地方,甚至冒着风险,把作品弄在了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的隔离墙上。为此,班克西曾被以色列警告。
在这些地区,班克西创作过无数反对战争、追求爱与和平的作品。
借奥运嘲讽战争的涂鸦,出现在伦敦的街 他让蒙娜丽莎拿起火箭炮 2005年,Banksy来到约旦河西岸,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那堵安全隔离墙上,他画了一幅画——两个孩子揭开了一扇窗,窗子的外面是一番并不存在的美好风景景象。
《飞行气球女孩》,无辜脆弱的女童试图 被瞄准心脏的和平鸽 将越战的照片和迪斯尼和麦当劳经典形象 班克西最有名的作品之一《Rage, flow》 这幅画在耶路撒冷墙上的作品,展现了一个黑白色的蒙面示威者,手中投掷的不是砖头或燃烧弹,而是一束彩色的花。仿佛在鼓励大家 “放下仇恨和暴力,我们可以用爱与和平交流” 。
这一作品引起了全世界范围无数人的共鸣,其影响力跨国界、跨种族、跨宗教、跨人群。
而这幅画在某种程度上,也像是Banksy的一幅自画像: 一个匿名蒙面者用爱与和平向强权示威 。
街头作品——极尽讽刺之能事
他的街头作品经常带有讽刺意味,在旁则附有一些颠覆性、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和精警句子;其涂鸦大多运用独特的模板技术拓印而成。他的作品富有浓厚政治风格,俨如一种以艺术方式表达的社会评论,并已经在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街道、墙壁与桥梁出现,甚至成为当地引人入胜的城市面貌。
班克西的作品涵盖广泛,极尽讽刺之能事,警察、公众人物是被恶搞的常客,甚至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画成猩猩,因此成为大英帝国的"头号通缉犯"。
2003年,班克西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画成猩猩,以此宣告猴子统治地球的时代即将到来,用恶作剧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在这些充满黑色幽默的作品里,每一幅都毫无畏惧地在讽刺政府,挑衅国家机器。
大量讽刺警察的作品给班克西带来了很多麻烦,再加上涂鸦活动的非法性,他的“艺术”活动常常受到警察的打击和追踪, 他一度被英国警方称为“艺术恐怖分子” 。
他甚至做过一批假钞,将原本的英女王改成了戴安娜王妃,上面的字从Bank of England变成Banksy of England。
班克西的作品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他将各种社会事件与街头涂鸦结合起来,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社会评论 。他以一种犀利辛辣的方式与世界沟通,又表达自身。
和购物车一起下坠的人,讽刺消费主义 2016年, 用雨果小说《悲惨世界》中孤女珂赛特的形象,形容讽刺法国警察对移民使用催泪弹
因为花美,就逮着她拍,不惜连根拔起,讽刺媒体为了报道不择手段、没有底线。
城市的停车场太多,孩子玩耍的空间不够。
班克西永远有用不尽的创意。反战争、反恐、反权威、反法西斯、反独裁、反消费主义……这些是班克西所有作品的共性,也在他流窜街头的涂鸦壁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人们沉迷于这些街头艺术的魅力时,当街头艺术引发人们思考时,班克西是谁,已经不再重要了。
标签:Banksy,克西,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