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式冲锋枪实际是一把突击步枪,之所以被称为冲锋枪,其实和传统有关,这个传统从旧中国带来。在栓动步枪时代,标准的精锐步兵班一开始装备又有9-10枝步枪和一挺轻机枪。后来,旧中国的一些军阀为了优化步兵班火力,一个班又装备了一两支手提机枪(冲锋枪),比如阎锡山的晋军。甚至还出现步枪、冲锋枪、小钢炮混编的部队,川军郭勋祺部的步兵排,一个班装备7.9㎜步枪,一个班装备冲锋枪,最后一个排装备迫击炮。一个单位装备了冲锋枪、步枪和迫击炮,形成了步兵近程、中程、远程的火力覆盖,优化了步兵分队的火力。
二战中的西方各国的步兵班也调整了一战以来的武器配置。比如德国步兵班拥有一挺通用机枪、7-8支步枪,一支冲锋枪和一支手枪,冲锋枪给班长使用。美军的标准步兵班装备表中没有冲锋枪编制,但在战时会得到盖德或者汤姆孙冲锋枪的支援。
抗战初期,中国各路军队中,有大量的“花机关”、(仿)汤姆孙等冲锋枪。不过,很多此类自动武器被集中起来编组成手枪营、团甚至旅,形成一支精锐的突击力量。不过在野战中,日本相对完备的轻武器配置,让射程不占优势的手枪部队无法接近。到了抗战后期,中国驻印军等精锐部队的步兵班每班编入了1-2支M1汤姆逊冲锋枪(全连18支),这使部队的近战火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冲锋枪等轻武器数量更多,国内还在1947年后生产了大量仿盖德冲锋枪(36式)。基层步兵班能够得到冲锋枪的装备。这种火力配置被解放军步兵班借鉴,被证明是有效的。一直到后来的朝鲜战争,志愿军的步兵班会装备2-3支50式或者波波莎冲锋枪。栓动步枪+轻机枪+冲锋枪的组合,影响了建国后的步兵班作战思路。
56式枪族装备部队后,继承了战争年代的步兵班模式,一个班两支56式冲锋枪(实际为自动步枪),一挺56式轻机枪,若干支56式半自动步枪,战时根据任务和敌情加强火箭筒等步兵武器。实际上,56式冲锋枪的造价也低于56式半自动步枪,并非装备不起,只不过是传统思路的原因。
标签: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