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去回答>百科问答>历史教学园地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论文

历史教学园地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论文

2024-06-15 15:13:38 编辑:join 浏览量:578

历史教学园地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论文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就在不断的同自然作斗争,在这斗争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这就演变成现在的教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带历史学科的教师也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这就要求我们对素质教育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素质教育有三个要点,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种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称之为“素质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思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去。因为素质教育本身是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冲击和突破。这里,就历史教学而言,谈谈本人是怎样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最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我要求:在每次上课开始前,用3-5分钟时间,通过轮流办法,每次由一名学生讲故事,并做到:(1)用自己的语言讲。(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3)与上课内容要有联系。(4)具有教育意义。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课外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讲的内容丰富,知识面也很广。“有卧薪尝胆”、“为什么要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交情?”、“为什么管宁与华歆绝交时要割席?”、“为什么要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清官?”、“为什么鸽子被世人喻为和平的象征?”、“中国丝绸为什么堪称世界一绝?”、“中国瓷器为什么受到世界各国欢迎?”等等。教师在关键处起“点石成金”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龚自珍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没有主动发展,就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在教学中利用历史教学特点,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里有“金字塔之谜”、“十进位、六十进位、十六进位制”等数学知识、有“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等等。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马拉松长跑由来与当今的奥运会相联系),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x譬如讲“秦如何巩固统一”一块内容时,涉及到货币的知识;“衡”是称质量,是一种质量标准;文字有小篆、隶书和楷书以及介于楷书以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通过板书字体来比较);“坑儒”和儒家的主张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揭示一下。讲匈奴,可联系王昭君的历史故事和杜甫的诗;讲秦“万里长城”时可以同明长城比较,通过数字,来说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三、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培养

初中学生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譬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没落比,让同学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且排列第二位,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装的个性差异,从思想上,行动上接纳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四、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1)规范作用;(2)组织作用;(3)传授作用;(4)管理作用;(5)评价作用;(6)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传授过程中,对于学困生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譬如,第三册“早期人类社会”结束时有这么几个问题: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是怎样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是理想社会吗?金属工具和原始手工业的出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说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个体化”、“私有制”、“贫富分化”和“阶级”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教师必须通过图表的形式讲清楚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菜农有的赚钱多有的赚钱少)。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那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原始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到了牛耕地、铁器和炼钢技术时代,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劳动者生产技术提高了,经验丰富了,使得个体化成为可能,随之私有制产生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加剧就出现了阶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也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结构,就要根据大纲规定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同学生认知水平联系起来来全面设计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中认知内容的了解、理解、掌握;技能的初步学会、学会;思想感情的接受,初步具有,都要做到了如指掌。例教学“春秋”一节,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春秋起讫时间和春秋五霸,而“吴越争霸”和“奴隶制没落”是理解内容,这样学生记忆的负担就减轻了。

总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要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还要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在思想、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标签:教学,素质教育,园地

版权声明:文章由 去回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quhuida.com/answer/127079.html
热门文章